健康教育系列之安全应急与避险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烫伤 烫伤面积较大的,应尽快脱去衣裤、鞋袜,但不能强行撕脱,必要时应将衣物剪开 烧烫伤者经“冷却治疗”一定时间后,仍疼痛难受,且伤处长起了水泡,这说明是“二度烧烫伤”。这时不要弄破水泡,要迅速到医院治疗 三度烧烫伤者,应立即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避免污染和再次损伤,创伤面不要涂擦药物,保持清洁,迅速送医院治疗 割伤 对较小伤口外用“创可贴”即可。 浅的伤口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拭干,以碘酊与酒精消毒、止血,或以“好得快”喷雾剂喷伤口,然后包扎,一般多能较快痊愈 对较深的伤口,应立即压迫止血,宜速到医院行清创术,视伤情而缝合修补。 刀伤伤口不可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以利伤口愈合。? 刺伤 宜先将伤口消毒干净,用经灭菌过的针及镊子,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后包扎伤口。 异物留在体内易化脓感染,对伤口小、出血少者,宜在伤口挤压出一些血液比较好,指甲的刺伤不易处理,可先将指甲剪成V字型口,将刺拔出或到医院处理。 若被针、金属片等刺伤而留于体内,应到医院在X光下取出。深的伤口可能有深部重要组织损伤,常并发感染,可用抗炎药物治疗不洁物的刺伤要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宜到医院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挫伤 钝力打击所致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伤,皮肤无裂口,伤部青紫,皮下阏血,肿胀,压痛。轻者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受伤区。 马上停止运动,不要乱动; 冷敷受伤部位,抬高受伤的部位 严重者或者胸腹部挫伤及头部挫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宜到医院观察诊断。 擦伤 由于钝器(略有粗糙)机械力摩擦的作用,造成表皮剥脱、翻卷为主要表现的损伤。可表现为抓痕、擦痕、撞痕、压痕、压擦痕等,损伤轻微 。 淡盐水清洗创面,创面不必包扎,但注意避免沾水及沾上尘土及其它脏物,防止伤口感染 可用碘酒、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沿伤口边缘向外擦拭 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创面结痂前尽可能不要着水。 严重擦伤、伤口感染、角膜擦伤等情况尽快到医院处理 八、简单的避险与逃生技能 地震、火灾、水灾等 1 地震应急避险 地震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地震是由地下岩石破裂或断层错动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大地震往往造成房屋倒塌、地面破坏,并引发火灾、水灾、有害气体泄漏、瘟疫传播等次生灾害。?地震和日常所见的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99%以上的地震是微小地震,人们不容易感觉到。但强烈的突发性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地震的成因 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一些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一旦岩层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引起强烈振动,这种振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距震源最近的地方叫震中。地震的大小可以用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来衡量。震级表示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破坏的程度。 中国地震烈度简表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 家畜不回家, 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 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Ⅻ度 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 震中烈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震级 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7.3 7.9 8.5 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1 如果住在楼房,应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的位置,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有支撑力的空间,千万不要跑上阳台,不要跳楼,也不要使用电梯。 2 如果住在平房,来不及跑到户外时,可迅速躲在桌子、床等坚固的家具下面,如果来不及也可以紧挨墙根,同时注意用随手物件保护住头部。 3 如果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赶往没有电线杆和大树的空旷地区。 4 如在教室、车站、商店等公共场所,你应保持镇静,就地在桌椅、框架等牢固的物体旁躲藏,同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切忌混乱奔逃,以免造成人为的拥挤踏伤。 2 洪水应急避险 洪水形成的原因 自然因素 :①洪水来量大;②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滞洪能力较差;③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