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uly 30, 1999 一、非线性分析入门 1、非线性问题定义 2、非线性问题类型 3、非线性问题的本质 4、增量逐步解法原理 5、Newton-Raphson 算法 (1)Newton-Raphson 算法步骤 (2)基本概念-残差和收敛 (3)基本概念-载荷步与子步 (4)基本概念-时间和时间步 6、非线性 FEA难点 (1)克服收敛困难 (2)权衡代价与精度 (3)验证 7、非线性分析不同之处? 8、ansys非线性分析设置求解控制 (1)进入求解控制对话框 (2)Basic标签 (3)Nonlinear标签 二、几何非线性-大变形 1、什么是几何非线性行为? 2、几何非线性-大变形 3、几何非线性分析实例 三、材料非线性问题 (一)材料非线性基础 1、材料非线性特性 2、非线性材料属性 3、塑性基础 (1)什么是塑性? (2)材料模型 (3)塑性分析基本原则 (二)ANSYS弹塑性分析 1、材料属性 (1)材料属性 – 双线性随动强化 (2)材料属性 –定义多线性随动强化-通用 (KINH)模型 2、塑性分析实例 四、接触分析 (一)接触理论基础 1、什么是接触? 2、接触分类 3、ANSYS接触分析类型 4、接触分析原理 5、接触基本概念 (1)接触协调与穿透 a.接触协调与穿透—定义 b.接触协调— 三种方法 (2)接触对 a.接触对的三个特征 b.接触刚度 c.穿透容差 d.指定接触和目标面 (3)接触非线性计算过程 (二)ANSYS面对面接触分析 1、面对面接触分析步骤 2、接触向导 (1)接触向导-打开 (2)接触向导-选目标面 (3)接触向导-选接触面 (4)接触向导-属性 (5)接触向导-基本设置项 (6)接触向导- 摩擦项设置 (7)接触向导-创建接触对 (8)接触向导练习 a.接触向导练习-目标面 b.接触向导练习-接触面 c.接触向导练习- ptional setting d.接触向导练习-创建该接触对 4、 求解 (1) 求解注意事项 (2)定义求解选项和载荷步 5、 接触后处理 6、接触分析实例 (1)盘轴压装配合 (2)圆环过盈配合 (3)轮轨刚-柔接触 (4)轮轨柔柔接触 7、装配接触 (1)问题的提出 (2)ANSYS中怎么样处理零件间的各种装配关系 (3)约束方程法 (4)MPC法原理与实现途径 A、MPC184单元法 B、绑定接触法 (5)绑定接触 A.几种不同的接触模式 B.绑定接触定义与优点 C.绑定接触模式设置 D.绑定接触分析示例 (6)装配体分析示例 练习:连接器模型添加一个接触对. a.接触向导练习-目标面 b.接触向导练习-接触面 c.接触向导练习- ptional setting d.接触向导练习-创建该接触对 首先, 指定刚性或柔性 目标类型(如果选择可用), 并拾取目标面. 可以根据模型中现有的实体, 拾取节点、节点组、线或面. 然后, 拾取接触面. 同样, 根据模型中现有的实体, 可以再次拾取节点、节点组、线或面. 点击 Optional setting 按钮, 确定一般接触行为的技术条件收敛工具、摩擦影响、目标约束、热界面参数和其它各种参数. 指定参数是缺省的缩放系 数或常数 Friction 表:包含接触界面上所有和静态和动态摩擦有关的参数; 也允许在接触界面上定义最大摩擦应力. MU = MUK*(1+(FACT-1)exp(-dc*VREL) 式中: MU = 摩擦系数 MUK = 动态摩擦系数 VREL = 两接触面间的相对滑动速率 FACT = 静态与动态摩擦系数的比. dc = 衰变指数比率 最后, 点击 Creat 按钮创建该接触对的接触和目标单元. 用于该接触对的实常数号是相同的. 接触对中的单元自动画出, 打开单元坐标系(ESYS)符号, 来显示单元的外法向方向. 如果有错误法向, 现在就可以将它们翻转过来. (1) 求解注意事项 (2)定义求解选项和载荷步 自动求解控制, 包括面-面接触单元的缺省选项设置, 对于大多数接触分析通常都能相当稳定的求解. 如果遇到收敛困难, 一般是由如下三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引起的: 接触刚度值太大. 穿透容差值太紧. 最小时间步长太大. 要改善收敛, 试用按如下次序修改你的模型: 减小 FKN. 增大 FTOLN. 减小最小时间步长(或增大最大子步数). 如果修改了 FKN, FTOLN以及时间步长, 模型还不收敛, 则可能需要用高级接触选项. -与所有其它非线性分析一样,对接触问题,时间步长是非常有力的提高收敛性的工具。 采用足够小的时间步长以获得收敛。 -对于瞬态分析,冲击时必须使用足够数量的计算步以描述表面间的动量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1导体的分类要点.ppt
- 6-2-1水污染及其成因要点.ppt
- 6-2崩塌及岩堆要点.ppt
- 6-12.考点强化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要点.ppt
- 6C0406-电消防工程及识图要点.ppt
- 6S管理定置划线颜色及标准要点.ppt
- 6s管理与安全生产要点.ppt
- 6S管理在现场的实施要点.ppt
- 6S检查方法和标准要点.ppt
- 6s培训资料要点.ppt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