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上).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生物学基本研究法(上)DNA、RNA及蛋白质操作技术 加标准分子量DNA Marker,测定分子量 加标准浓度的DNA,测定浓度 一种分子被放置到电场中,它就会以一定的速度移向适当的电极。我们把这种电泳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叫做电泳的迁移率,它与电场强度和电泳分子本身所携带的净电荷数成正比,与片段大小成反比。 生理条件下,核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团呈离子化状态,所以,DNA和RNA又被称为多聚阴离子(polyanions),在电场中向正电极的方向迁移。 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度向正电极方向迁移。 在生理条件下,DNA电泳的迁移率,取决于核酸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 琼脂糖凝胶分辨DNA片段的范围为0.2~50kb之间。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分辨范围为1到1000个碱基对之间。 凝胶浓度的高低影响凝胶介质孔隙的大小,浓度越高,孔隙越小,其分辨能力就越强。 表5-3 琼脂糖及聚丙烯酰胺凝胶分辨DNA片段的能力 凝胶类型及浓度 分离DNA的大小范围(bp) 0.3%琼脂糖 50 000~1 000 0.7%琼脂糖 20 000~1 000 1.4%琼脂糖 6 000~300 4.0%聚丙烯酰胺 1 000~100 10.0%聚丙烯酰胺 500~25 20.0%聚丙烯酰胺 50~1 图5-4 溴化乙锭染料的化学结构及其对DNA分子的插入作用。由于插入了溴化乙锭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琼脂糖凝胶电泳中DNA的条带便呈现出橘黄色荧光,易于鉴定。 凝胶电泳中,加入适量溴化乙锭对核酸分子进行染色,紫外光下发荧光。 每条DNA带中仅含0.05μg微量DNA,也可以被清晰地检测出来。 图5-4 DNA脉冲电场凝胶电泳示意图 5. 2. 2 细菌转化与目标DNA分子的增殖 通过细菌转化方法将体外构建好的杂种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中。外源DNA通过自身载体上的复制起始点进行复制增殖,能在宿主细胞中长期保存下来,并能以完整的形式从细胞中被分离纯化出来。 细菌转化(transformation),是指一种细菌菌株由于捕获了来自供体菌株的DNA而导致性状特征发生遗传改变的过程。 图5-5 细菌转化及蓝白斑筛选 为提高效率,可对受体菌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增加其获取DNA的能力。经过这种处理的细胞被称作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s)。 CaCl2法 将快速生长期大肠杆菌置于经0℃预处理的低渗CaCl2溶液中,细胞膨胀,膜通透性改变,易与外源DNA相粘附。 将该体系转移到42℃下做短暂的热刺激,外源DNA就可能被细胞吸收。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置于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阳性克隆。 转化效率可达到5×106~2×107个转化子/μg超螺旋质粒DNA。 电击法 电脉冲可以在细胞膜上造成小凹陷,形成疏水孔洞。随着跨膜电压增加,大疏水性孔洞会转变为亲水性孔洞,介质中的DNA进入细胞质。 将生长至对数中期的E. coli菌液冷却至4℃后离心,洗菌后用10%的甘油悬浮,将高密度菌液(~2×1010/ml)置于特制的电极杯中进行电击。 获得最大转化效率时场强一般为12.5~15kV/cm,时间跨度一般为4.5~5.5毫秒。 电击转化与温度有关,一般在0~4℃进行。由于转化载体上常带有LacZ基因,多用带有不同抗生素的选择性培养基结合α-互补蓝白斑筛选法鉴定转化细胞。 5. 2. 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快速扩增DNA序列最常用的方法。 PCR反应的模板DNA若是基因组上的某个片段,就称为genomic PCR,若是mRNA反转录产生的cDNA,就称为RT-PCR。 图5-7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图5-8 PCR指数扩增时循环次数与DNA产物数量的比较 1989年12月, 著名的自然科学杂志“SCIENCE”将PCR和它所使用的聚合酶命名为第一个“年度分子”。 主编Daniel Koshland Jr. 写道:第一篇有关PCR的论文发表于1985年。自那以后,PCR已经发展成为日益强大的和有广泛用途的技术。…… 有了PCR,极少量遗传物质也能扩增产生大量一般实验室都能得到的、可用于生化分析和鉴定的材料。 * 第五章 扉页: 当你进入实验室时,要像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