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肖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前夜的中国社会 “五四”时期是近代中国风云激荡,群星闪耀的“大时代”,它影响和造就了新生一代的中国人,对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一般状况: 军阀争斗,连年混战。 政治黑暗,政局不稳。 社会动荡,民生痛苦。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专题) 辛亥革命以后的近十年间,“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大了,发展了。”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在苦闷和彷徨中,仍孜孜不倦地寻找着中国的出路,革命没有停滞,它正随着新时代的潮流,向新的层面转变。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促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有一个前提,三个要素和一个契机: 一个前提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屡战屡败。 三个要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文化运动。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逐渐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一个契机是五四运动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站在协约国集团一边。战后,中国以胜利国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利益被列强出卖了,这使国人深刻体会到“弱国无外交”,并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同时也震撼了中国的思想界,它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新理论武器和新的奋斗目标。 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以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运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武器,向封建主义政治文化和旧传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阵地是《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封建旧礼教和旧道德;提倡清新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和新文学。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第二阶段则是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流。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化启蒙运动,它以“改造国民性”为初始宗旨,促使人们更理性地探索救国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随着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逐渐壮大,到五四时期已近二百万,并产生了早期工人运动。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首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它已从一个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从而为革命的转变提供了阶级条件。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的爆发 缘由: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址:首先在北京爆发,后各地响应。6月3 日以后,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主题:爱国救亡,反帝反封建。 主力:先是北京的青年学生和知识界。6月3 日以后,工人阶级逐渐成为运动的中 坚力量。 运动的性质与结果 性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 想解放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结果:中国代表团拒签巴黎和约,五四运动 胜利。 五四运动的意义 打击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军阀,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争取自由解放的坚强意志和新的民族觉醒。 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并对斗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组织和领导了这斗争,显示出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为了指导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第一,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 第二,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第三,关于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第四,关于农民同盟军问题。 第五,关于武装斗争问题。 第六,关于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出了卓有成效地探索。必须承认的是,这些设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宝贵成果,对于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4.国民革命的失败及其评价 孙中山逝世后的国民党右派停下了脚步,走向革命的对立面。 蒋介石 汪精卫 1927年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一度给民族复兴带来希望的国民党,在蒋介石、汪精卫的手中开始走向了另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