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昆虫教案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用价值 冬虫夏草仅分布于中国,数百年来我国和亚洲人民视为与天然人参、鹿茸相媲美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享有极高的声誉。 药性作用温和,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更具有广泛的药用和食用性,长期以来是我国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高级滋补品,并且一年四季都可食用,对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服用,无任何毒、副作用。 古代70多部中药学文献把冬虫夏草的功用归纳为:“能阴阳并补,治劳嗽膈症,诸虚百损;功与人参、鹿茸同,但药性温和,老少病虚者皆宜食用……。”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有200多部药书详细记载了冬虫夏草的药效与用途。 随着国内外医学的发展和中药学在全世界逐步普及,近年来发现冬虫夏草的功用效果越来越广泛。目前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药学界和生物学界研究者的重视,有关研究报道大量增加。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形态分类 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蝙蝠蛾总科、蝙蝠蛾科、蝠蛾属Hepialus。 目前,在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已发现中国特有的冬虫夏草菌寄主昆虫37种。 形态特征:成虫中等大小,头较小,上、下颚退化,口吻短小,下唇极小或者看不见,部分已完全退化;成虫不取食;触角极短,不及胸节长,多为丝状,稀有齿状或栉齿状;前胸发达,与中胸后胸相等;翅广阔,翅脉型属同脉类,前翅多有十分明显的翅轭,后翅无翅轭。前翅多数种类有颜色较暗的斑纹,后翅无斑纹。雌娥有2个生殖孔。雄性生殖器的抱器瓣、背兜、囊形突原始而简单成虫在黄昏至上半夜飞行活动。 老熟幼虫体长38-45mm;体乳白色至乳黄色,弯曲。头棕色至褐色,额高与冠缝等长,呈等边三角形,额缝弯曲;上唇缺口浅而小,仅为上唇高的1/10。气门新月形;腹足4对,臀足l对。 冬虫夏草菌的形态分类 冬虫夏草真菌隶属于真菌界,真菌门,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中华虫草菌(以下称: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eley) Saccardo。 冬虫夏草菌子座单个,少有2-4个,从蝠蛾幼虫的头顶端蜕裂线长出,长4-16cm,基部粗1.5-6mm,呈棒形,直立或稍弯曲,棕褐色,光滑、带有不明显的纵纹。顶端有l-8mm长的尖细部,十分光滑,为不孕端(与其他种类虫草形态上的明显不同之处); 不孕端下面紧接部分比其他部位粗大,颜色较深,粗3.0-6.5mm,长5-14mm,为可孕部位,是冬虫夏草菌的子囊孢子生长部位,表面粗糙和凹凸不平,着生子囊壳。子座的横切面实心,外缘棕黄色,内层粉白色。 干燥后横切子座为空心,子囊壳呈椭圆形,400-580μm×140-285μm,子囊长柱形,100-250μm×10-15μm,顶端有帽状部,子囊孢子绒状,纵列于子囊中,孢子为l-4个,有多个横隔,8-240μm×4-5.8μm。 冬虫夏草虫的生物学特性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中的蝠蛾昆虫3年左右完成一个世代,完成一个世代为986-1060d;幼虫世代重迭,仅幼虫一个虫态越冬。 卵期:在自然温度中饲养,地表温8.0-14.5℃时,为36-54d。在高寒草甸中,卵在7月下旬始见孵化,8月上、中旬为孵化高峰期。自然孵化率为70%-95.5%。 幼虫期:共六龄,人工饲养在不良条件下,偶尔会出现7-8龄;在自然界中,幼虫历期由于分布地区不同、海拔不同、气候不同,历期也不尽相同,一般为760-1032d之间。幼虫期有2/3的时间是越冬期。 蛹期、成虫期:蛹期45.2-58.9d;成虫期3-14d。 冬虫夏草菌的生物学特性 冬虫夏草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和寄主蝠蛾的特性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高寒草甸中,完成一个有性世代需352-379d。7-9月是蝠蛾幼虫生长、活动和取食盛期,正碰上自然界内冬虫夏草菌子囊孢子成熟弹落入土时期,虫草菌就在此时期内发生和流行、感染蝠蛾幼虫。 冬虫夏草菌感染蝠蛾幼虫最佳季节。 蛹娥幼虫一年中有两次蜕皮期,4至5月份第一次;第二次蜕皮是7至8月份。 被虫草菌感染的幼虫在9月已全部成为僵虫(即菌核);10月下旬至11月初,僵虫头壳蜕裂线“Y”部裂开,长出1-8mm的子座芽,该芽在11月中旬停止生长,处于冻土层中越冬 冬虫夏草的虫和菌生境条件 我国特产的冬虫夏草和寄主——蝠蛾昆虫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这一阶梯的高寒草甸土壤之中。 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与青藏高原相连的地带,有零星的冬虫夏草和寄主昆虫分布在高原草地之中 。 内蒙古草原、大兴安岭山脉、太行山脉、巫山及云贵高原东缘一线以东,海拔l000m左右及以下丘陵地区,虽有零星蝠蛾昆虫种类分布,但已经不是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也无冬虫夏草分布。 沿海平原及岛屿海拔200m以下地区,未发现有冬虫夏草和寄主昆虫分布。 有部分文献记载:东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贵州梵净山、浙江等地有冬虫夏草分布,事实上是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