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安全用药详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医学一科 周晋 用药安全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美国:住院患者所受的医疗伤害占3.5%,其中用药错误或疏忽占7% 我国:2002年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中,涉及药物纠纷的占37%。医疗事故的死因有三类,其中因用药不当导致的死亡排列第二。 药品保管方面因素 临床护士如何安全用药 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主班接到新药医嘱转抄到相应治疗单并注明“新药”,并通知治疗班向药房索取新药说明书。 首位执行护士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说明书中主要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用红笔划出,以起到醒目、提示作用。 首位执行护士根据药物说明书核实医嘱是否正确,如有异议及时与医生联系。 首位执行护士负责使用新药,新药续接瓶时要观察茂菲氏滴管两种液体混合后有无变色、混浊,输液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用药反应情况。 如新药未能在首位护士当班时使用,对新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必须与接班者严格交接,确保用药安全。 主班及时将新药说明书夹在晨会提问本内供第二天晨会集中学习,并在护士站白板备注填写:X月X日新药:XX,以提示休息后第一天上班的护士学习新药。 首位护士负责新药相关资料的检索,对有报道发生配伍禁忌的药物及新药说明书中未提及的不良反应及时摘录,与新药说明书装订一起,以供大家学习。 正确处理医嘱 精力集中,发现疑问及时沟通 电脑录入信息正确,用药前查对到位 整理执行卡后需第二人查对,并保留底稿 医嘱处理后要及时查对 班班查对 每周总查对并签名 防范配伍禁忌 注射器单用制度 选择适宜的溶媒 一种药物溶解另一种药物 × 一个针管同时抽吸两种药液 × 先加浓度较高者,后加浓度较低者 √ 有色的注射用药物应最后加入 √ 两种药物连续输入时会发生反应,可用生理盐水冲管或更换输液器 选择合适的输液器 静脉治疗规范 6.6 输注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避光药物时,应使用避光输液器。 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 宜 使用精密过 滤输液器。 选择合适的输液器 避光输液器 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硝普钠;硝酸甘油;维生素B,维生素c,甲钴胺及叶酸;喹诺酮类药物;茶碱类。 易氧化的药物: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 抗肿瘤药物:顺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尼莫司汀、塞替派、甲氨蝶呤、氟尿嘧啶、阿霉素、米托蒽醌、丝裂霉素及昂丹司琼等。 给药姿势准确 服药姿势的不正确不仅影响药物疗效还会增加不良反应,如: 阿仑磷酸钠片:应用不少于100ml的温开水服用,服后30分钟内不得进食和卧床。 氯化钾片、阿司匹林片服用时要多喝几口水,服后最好站立或走动1分钟,不要马上躺下。 治疗胃溃疡药:服药后最好是静卧30分钟至1小时,并且根据溃疡位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卧姿:溃疡在胃体后侧壁,宜左侧卧位;溃疡在胃底后壁,宜仰卧。 给药时间准确 餐前:进餐前30~60分钟; 餐时:餐前片刻或餐后即刻; 餐后:进餐后15~30分钟; 餐前服用:说明书上未特别者注明者一般指在餐前1小时服用;餐前由于胃和小肠内基本上无食物,此时服药,不会受食物的干扰而影响吸收,能迅速而完全的发挥药理作用,因此,凡要求吸收迅速、充分而本身又无刺激的药物均应在餐前服用。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的使用 无首次接触效应,当浓度低于MIC时细菌很快生长,达到MIC时,可有效地杀灭细菌,但药物浓度超过MIC90时,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有效地增强抗菌活性 这类药物临床药效的关键是延长或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代表药有PNC类、β-内酰胺类。PNC类的T1/2很短,正确的用法应是q6h或q8h; 临床如果是在上午2~3小时内就用完了,使一天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药物浓度低于MIC,不但感染控制不好,而且还易筛选出耐药菌株。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的使用: 有首次接触效应和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这类药物临床药效的关键是浓度的高低,而非保持时间的长短,一天一次给药无疑血药浓度会高于一天分三次给药。 本类药的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其T1/2均较长。氨基糖苷类的耳、肾毒性与耳蜗及肾皮质中药物的浓度有关,1次/天给药,浓度低的时间长,有利于耳蜗及肾皮质中药物回流入血液中,从而可以减少毒性。 严格控制滴速 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肠外营养药物时应注意滴速。 血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应注意滴速。这些药物治疗安全范围窄,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很大,引起的毒性反应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甚至引起死亡,是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对象。(如化疗药物) 氨基苷类抗生素,持续高浓度引起的耳毒反应可致永久性耳聋。又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速度过快,可致患者听力障碍,排尿困难。 严格控制滴速 对某些新药静脉滴注时应注意滴速,药物不良反应。 调节水、电解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