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田一中高二政治期中试题(文科)
第I卷 选择题(52分)
一、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2分。
1.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等词语3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最受亲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揉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A.文化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D.互联网成为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4.《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唐代高僧慧能把印度佛教中国化,创立禅宗,他的《六祖坛经》是中国人写的唯一被尊为“经”的佛教典籍,被译成多国文字,流布五大洲。这表明
C.伟大人物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6.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一致的是
③耳濡目染
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
A.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①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②吸收世界各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③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④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9.近年,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征。新媒体的出现,逐渐打破了以电视、报纸和户外为主体的文化传播格局,转向电视、互联网、报纸、户外并存的新格局。这说明
A.文化传播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 B.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C.新传媒出现是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 D.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最常见的手段
10.鉴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有明显的下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13年暑期隆重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
①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②汉字是中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书写汉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④书写汉字有利于弘扬中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