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之五表达技巧(殷)详解.ppt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五表达技巧(殷)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2、情景交融 融情入景 3、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借物抒情 4、用典抒情 5、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6、叙事抒情 借事抒情 即事感怀 点(情)染?(景、事) 点染,是国画的术语。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种手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点:情思;染:具体景色或事件。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伤悲。 柳永《望海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王实甫《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离人泪。 点(个别)面(整体)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 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 “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2)拟物 ①把人当作物来写 例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②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14辽宁]“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12皖]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涌: 6、借代 7.顶真(顶针/联珠 ) 1、概念:顶真是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开头的词语的修辞方式。 修辞考查:岁暮(杜甫) 2010年安徽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位于成都西北),杜甫作此诗时,三州已经被吐蕃攻占。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解析:1.借代,如“烟尘” “鼓角”代边境战争,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2.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指主动请求担当重任,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3.对偶,“烟尘犯雪岭”与“鼓角动江城”。 4.双关,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晚唐。 5.反问,“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 写出了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6.虚实结合,如“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 7.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等等。 1、欲扬先抑、先扬后抑 ?欲扬先抑是行文的一种手法,先对描写的对象一个侧面进行一定程度的贬低,即“抑”?而后着重描写你要赞扬的方面,此为“扬”。与之相反,即为欲抑先扬。其作用是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提问:?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先扬后抑,先写少妇“不知愁”“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不已,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2、卒章显志? 在文章结尾,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天净沙?秋思》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追求灵魂自由,决不向权贵低头的心志。 二、比拟 1、拟人 把物人格化[具有人的言行、情感],引发人的联想,可以使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新 晴 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