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 出题人: 古诗文默写(19分) 1.□□□□□,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4. 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被称之为“妙绝千古”的名句并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等生活真理的诗句为□□□□□,□□□□□。 7.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格外别致,豁然开朗,暗示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8.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未来定会比现在好的诗句是□□□□□□□,□□□□□□□。 9.杜牧在《赤壁》中对赤壁之战的结局提出了自己的评价:□□□□□□□,□□□□□□□。 10.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表达了国家局势危急,个人命运动荡不安的句子是:□□□□□□□,□□□□□□□。 11.柳永在《凤栖梧》中鼓励我们做事要充满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处世情绪的句子是:□□□□□□□,□□□□□□□。 1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句子是:□□□□,□□□□□? 二、 阅 读 (41分) (一)文言文阅读(32分) 《老子》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老子即 ,姓李名 。 时期思想家, 家学派创始人。(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A.斯恶已( ) B、高下相倾( ) C.万物作焉而不辞(    )   D、是以不去(    ) E.知人者智( ) F、强行者有志( )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体现出老子什么样的治国理念和教育方法?(2分) 4.请结合《知人者智》一文谈谈老子在个人品行修养方面的思想。(3分) 《论语》九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孔子名 ,字 , 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理念是 。(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A.游必有方( ) B、是谓能养( ) C.巧言令色(    )   D、君子喻于义(    ) E.己所不欲(    )   F、小人常戚戚(    ) 3.“父母在,不远游”,孔子提出这一行为准则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2分)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劝导我们“喜”的是什么,而“惧”的又是什么?(2分) 5.“巧言令色”的人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危害?。(3分) 6.我们在与同学或他人相处时,如何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分) 7.“君子”和“小人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