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详解.ppt

第二讲:《.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调侃——中国人的幸福生活 一早起床用高露洁致癌牙膏刷牙,给儿子冲一瓶碘超标的雀巢奶粉,自己喝杯过期光明牛奶,吃几个超标面粉做的馒头,夹点臭水池里面腌的榨菜。准备骑车上班,发现车被偷了,报警,警察说你先来等个记,等什么时候我们碰巧发现了,给你打电话。算了,还是省省力气坐公交吧。坐车人真多,手机没放好,不小心被人“借”过去了。中午跟同事一起到肯德基吃顿苏丹红炸鸡,下午给女友打电话,约她到新开的菜馆吃顿地沟油炒的菜,其中有一盘避孕药催大的香辣鳝鱼丝,一个牛肉毒粉丝,老板上一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碧螺春茶,再喝点含甲醛的啤酒... 专题思考: 联系专业实际,谈谈我们该培育怎样的职业道德? 大学生求职众生相 十八大报告围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强调创业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把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要建立和完善就业社会服务和各种保障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2004大学生求职场景 研究生多多益善 本科生挑挑拣拣 专科生靠边站 2013公务员考试场景 博士生一走廊 硕士生一礼堂 本科生一操场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一 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 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二 三 就业机制有待完善 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毕业生人数增加: 2001年——115万人 2002年——145万人 2003年——212万人 2004年——280万人 2005年——340万人 2006年——413万人 2007年——495万人 2008年——550万人 2009年610万人 2010年630万人 2011年——660万人 2012年——680万人 2013年——700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劳动者自主就业, 市场调节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 国家采取积极就业政策 毕业生人数 (万人) 年增长率 年份 2003-2013,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12万增长到700万,增长330% 2003-2013,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12万增长到700万,增长330% 结构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 发展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失业 的 种类 ——国家继续加大投入保证经济和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并调整教育结构中的矛盾; ——各高校应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专业招生和书本教育的教育形式; ——学生新生择专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并在学习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各种机构就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专家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至少要持续至2015年,在这期间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四个方而入手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1 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 2 社会保障不到位,难以优化配置 3 供求信息不对称,求职难寻其位 4 盲目人才高消费,适者被阻门外 5 人才生产未接轨,供求关系失调 外在原因 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存在误区 内在原因 (1)择业思想更趋实惠 (2)择业动机突出自我发展 (4)择业的多向性与不稳定性 (3)择业目标趋高拒低 2006年、2007年某学院有10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到欠发达地区当教师。 义务:在该地区服务5年,5年后可再选择单位。 权利:免试读教育硕士生(两年脱产学习,一年边做论文边教书,两年在该地区教书) 结果:英语专业120人中选择的还不到10名。 为什么?如果是你,该做如何选择? 案例分析 焦点问题1:我不知道自己毕业后究竟该选择什么职业,万一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怎么办? 毕业后究竟该选择什么职业,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所谓“该选择什么职业”,评价的标准是这份职业是否适合你,能否取得长远发展。这当中,恰当的评估自己是正确择业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择业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爱好、特长,以及性格、气质等情况,全面审视自己,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认知和定位,看看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其次,认识自己必须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有弄清楚了自己的择业标准,才能避免择业时的盲从。择业期望不能太高,要实际一点,客观一些,有时为了满足主要标准,要勇于放弃一些次要条件。 焦点问题2:到底应该是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