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专题内容与自然地理其他内容联系密切,复习时需重点把握以下两方面: (1)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结合区域图,理解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协调一致。 (2)自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3)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水分、水热状况、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东西延伸、南北更替、非地带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下图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填出5大要素。 (2)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____。 答案: (1)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植被 (2)整体性 生物(植被)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在图中填出陆地自然带名称。 答案: 2.在表中填出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2014·全国课标Ⅱ卷)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获取和解读信息] [尝试解答] (1)B (2)C (2014·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下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明确设句要求] 设问主干语是“分析……成因”;分析地点为图示岛屿,分析内容为“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解答过程中必须体现出以下要点:①纬度因素、海洋(寒流)因素对气温的影响;②岛屿的降水特点;③地形因素对河流径流的影响。 [答案] 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2.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四大应用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3)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此类问题主要反映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时带来的主要影响,分析时主要抓住人类活动主要改变的环境要素,从其与其他要素的因果联系入手,分析改变造成的影响。如人类大规模的破坏黄土高原的地表植被,必然会导致地表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的出现,同时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旱涝灾害频发等。 (4)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的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加剧。 1.(2015·东北联考)“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蓄径流等多种基本生态效益。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