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具有美白作用的植物药及有效组分研究概述
【摘要】本文主要概括了国内外报道的具有美白作用植物药及活性组分的研究情况,目的在于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也可为天然植物美白制剂的开发、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建议和思路。【关键词】植物;美白;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274-02“绿色”和“环保”是新世纪的主题,天然活性化妆品顺应回归大自然的发展潮流和人们的消费心理,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早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有栝楼、天门冬、冬瓜、白杨、土蜂、牡蛎、鹅、鸡卵白、狗乳等具有美白作用[1]。我国具有丰富的医药宝库,有着丰富的资源,大力开发研究美白作用的植物药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将近年来研究美白植物药及活性组分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1具有美白作用的植物药传统美白药主要以植物药为主,还包括动物、矿物药及部分加工品。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传统美容药物得到较大发展,美白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尤其是东方女性以皮肤白皙为最看重的审美标准。笔者将近年来文献报道中具有美白作用的植物药及相关药理作用进行了整理,发现对单味植物药的研究文献多见,对传统复方的美白作用研究少见。请见表1。2具有美白作用的植物有效组分寻找和提取植物中的美白活性成分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笔者对近年来公认具有美白活性的植物药成分进行了归纳,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请见表2。表1具有美白作用植物药及药理作用名称美白有效部位或成分药理作用文献白芷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白芷素和欧芹属素已)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2]川芎 乙醇提取物 对酪氨酸酶有双向作用、破坏黑素细胞[3] 花粉 维生素、异黄酮化合物 抗氧化、阻碍酪氨酸酶的活化作用[4]芦荟 芦荟胶和芦荟油 防止或减少黑素的生成及沉着、有效抵抗日光紫外线[5]沙棘 维生素、胡萝卜素、植物甾醇、沙棘油等 抗氧化,防止皮肤生皱和脂褐物质堆积、阻碍酪氨酸酶的活化作用[6]人参 人参皂苷等 护肤、抗辐射、祛斑[7]银杏叶 醇水提取物 扩张血管,使皮肤白中泛红,增加弹性。消炎、洁肤、抗皮癌、抑制酪氨酸酶[8]竹子 甾醇、三萜类、酚类、类黄酮 抗氧化、抗菌、抗病毒、保护胶原,清除褐色素[4]泽泻 乙醇提取液 抑制酪氨酸酶[9]桔梗 乙醇提取液 抑制酪氨酸酶[9]白鲜皮 乙醇提取液 抑制酪氨酸酶[9]松茸 提取物 抑制酪氨酸酶[10]蘑菇 提取物 具有天冬氨酰(酸)蛋白酶活性[11]桑叶 黄酮类、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抑制酪氨酸酶[12]表2源于植物的美白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来自植物的有效成分原植物药理作用文献熊果苷(α-熊果苷、 β-熊果苷)厚叶岩白菜、人参、乌饭树、越橘、熊果和梨树的叶中对紫外线灼伤所形成的瘢痕具有明显的效果;酪氨酸酶抑制剂;有细胞毒性[13]甘草黄酮 甘草抑制酪氨酸酶、对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TRP-2)活性,对5,6-二羟基吲哚(DHI)聚合的阻断作用;改善粗糙、缺水及发炎的皮肤[14]根皮素及其糖苷 苹果、梨等水果和多种蔬菜汁液、荔枝果皮等 抗氧化、抑制黑素细胞活性,对各种皮肤色斑有淡化作用[15]羽扇豆素 白羽扇豆 抗氧化、增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16]橙皮苷枳实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促进皮肤胶原蛋白合成、抑制紫外线照射后角质形成[17]原花青素 葡萄籽、松树皮、大黄、山楂等植物 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18]
3讨论 综上可以看出,具有美白作用的植物包括中草药、蔬菜水果等,也涉及比较名贵的品种,如松茸。从报道的文献中发现,临床途径多是外用,如涂抹、敷贴等,对活性成分的吸收和分布等情况不甚了解;成熟的制剂或产品报道少见,且剂型单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许多研究尚停留在动物实验层面,在志愿者身上进行的实验报道少见;单一美白与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多角度改善肌肤的研究较少。如果一种植物美白成分在美白的同时还能改善粗糙、缺水及发炎的皮肤,将是今后研究的焦点之一。
参考文献[1]邵俊丽,陈仁寿.《本草纲目》美容药物探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3):400-402[2]李素芹.浅谈传统美容药物[J]. 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17(10):1979[3]熊雄,易志刚,包金颖.川芎提取物中美白组分的筛选[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2):298-300[4]董凡.具有祛斑美白皮肤功能的天然植物[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9,(8):41-42[5]陆海燕,姚培正,姚学仁,等.从天然物中提取防晒成分的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 ,19(2):21-24[6]田涛.沙棘药理作用[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1):115-116[7]姜艳,廖克俭.中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共30天).docx VIP
- 学校多媒体教室维护方案.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 UNIT 3 Period 3.ppt VIP
- PMCF-plan完整可编辑版.docx VIP
- 热力学统计物理课件【共317张PPT】.ppt VIP
- 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手册_0062-0122.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说课稿.doc VIP
-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以L企业为例.pdf VIP
- 动力电池使用维护与拆解技术:动力电池拆解技术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共20天).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