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复习提纲_new_new要点.docx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复习提纲_new_new要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古代埃及 1. 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 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独揽国家行政大权;修筑陵墓——金字塔(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成就: ①象形文字----形成于5000多年前。 ②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所制订的历法。 ③医学发达: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知道了解剖学,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西亚国家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汉莫拉比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人们的工具,其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文字上: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尼基人发明了字母文字。 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腓尼基字母文字: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又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 古代印度 1. 自然环境: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土壤肥沃,河水丰沛,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2. 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 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 佛教:⑴时间:公元前6世纪 ⑵地点:古印度 (3)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人尊称为被人释迦牟尼, 出生于今天尼泊尔境内。) (4)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摆脱欲望,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5)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6)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佛教在西汉末年(公元元年前后)传入到中国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早期国家与社会 形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亡于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夏朝: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⑵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⑶最后一任国王:桀。 商朝:⑴青铜铸造业发达:司母戊鼎(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最精致) ⑵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意义:我国有可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的一种制度。受封的人有:国王亲属、功臣等;受封人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影响: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王控制区域。 (2)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3)礼乐制度: 西周的礼乐制度目的:有效地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孔子推崇礼乐制度的原因: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影响: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分封制、礼乐制度、宗法制的实质是等级制度,是周朝维护统治的工具。 诸侯争霸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