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陶渊明从大济苍生到消极避世的转变(修改)deflate
JIUJIANG UNIVERSITY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浅析陶渊明从大济苍生到消极避世的转变
英文题目 From shallow jiqing tao yuanming
transformation of people to the negative bishi
院 系 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胡 爱 琴
年 级 2011届
指导教师 周 子 渊
二零一一年五月毕业论文选题报告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学生姓名 胡爱琴 指导老师 周子渊 论文题目 浅析陶渊明从大济苍生到消极避世的转变 题 目 来 源 及 意 义 题目来源: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了诗歌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使田园诗在唐宋以来成为诗歌重要描写内容。而且,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之美,从而在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
意义: 从他的诗作中了解到他好学不拘,天性闲静,热爱自然。他既有大济苍生之心,又持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人生态度,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陶渊明的平静乐观,淡泊人生的境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希望对我们有所启示。 论 文 题 目 研 究 领 域 状 况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促进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强力吸引外资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我们的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和太平盛世的景象,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风貌都呈良性循环状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还是有极少数不法分子或贪、或赌、或懒、或嫖、或拐、或骗等不良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如果这些人能像陶渊明那样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劳动,保持一种乐观平和,宁静淡泊的心态,不慕荣利,有所追求,珍惜现有的一切,也许我们的社会更美好。在生活节奏飞快的忙忙碌碌中,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陶渊明的处世态度是那么的难能可贵。所谓能屈能伸也是一种境界。 内 容 提 要 或 实 施 方 案 陶渊明家境寒微,天性闲静,热爱自然,为谋求生计而出仕,当时社会转型,战争连年,动荡不安,受外祖父的影响而心怀大志,曾想大济苍生,救民于水火之中,却由于厌恶官场上的黑暗和腐败,而且受到士族阀门制度的排挤,使他壮志不能酬,而他当时受传统的玄学思潮,尤其是东晋士人清虚恬淡心态的影响,而形成了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人生态度,加之天性闲静,使他在吏职生涯中发现与他的素志相忤逆的时候,他就毫不留恋地选择了安静恬淡的田园生活,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他势单力薄,无法与当权的士族抗衡,却又不愿意像庶族那样卑躬屈膝,对权贵和局势的强烈不满,使他渴望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险恶的理想社会,于是他选择了归隐田园。 主 要 观 点 或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陶渊明的转变有他深层的原因,他的热爱自然闲静少言的本性是他转变的根本原因,社会政治环境和传统的思想主流是他转变的外在原因,内因决定着外因,外因推动了内因的发展,使他最终走向田园。他有大济苍生的积极一面,同时也有与世无争的消极一面。
一、他年少时志趣的双重性为他的转变埋下了根基;
二、当时的思想主流为他的转变提供了思想环境;
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为他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转变后的田园生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他的归隐脱离了世俗的牵绊,使他的心情非常愉快,他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了诗歌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他创造了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之美,从而在文学史上奠定了其不朽的地位。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参考文献]
[1]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365.
[2]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475.
[3] 赵昆生.中国古代乌托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109. 摘 要
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 [关键词] 陶渊明;
Abstract
TaoYuanMing is 29 years old t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