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特点: (1)短小精悍 (2)新鲜独到 (3)生动灵活 (4)重在分析 (四)、编者按 1. 定义: 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迅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2. 功能: (1)提示说明 (2)评论表态 (3)提醒建议 (4)补充强调 (五)、述评 新闻述评:又述又评,夹叙夹议,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要任务,分析评说紧紧围绕着新闻事实而进行。 三、广播、电视中的特殊新闻体裁 录音录像报道 现场直播 广播电视讲话 现场报道 四、边缘性、交叉性新闻体裁 文学、社会学与新闻结合的体裁 1.报告文学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黄钢《地质之光》; 理由《扬眉剑出鞘》 2.调查报告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如:一篇关于某农村党支部优良作风的调查报告,开头这样写: “在**县**村大队办公室门前5米远的地方,有一排苹果树,一到秋天,树上挂满了红红的苹果,磕头碰脑伸手可摘。每天不知有多少人从树下经过,但是没有一个人摘一个苹果吃。有一天夜里刮风,刮落了几个苹果,保管员把它捡起来,放到办公室的桌子上,一连几天也没有人动。 就这样放坏了也太可惜了!还是一次开支委会,党支部书记花钱把它买下,大家分着吃了。” +引出这个支部思想和作风建设的经验来 3.座谈纪要: 有时为了宣传某个政策、某个精神,而且要很快地加以反映(寻找典型往往要花费较长时间),这时往往请一些权威人士发表意见,座谈纪要也就成了需要采用的报道体裁。 第三章 新闻体裁 什么是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是指新闻的外部结构,是新闻信息的表达文体。 内容提要: 一 报道性体裁 二 评论性体裁 三 广播、电视中的一些特殊体裁 四 边缘性、交叉性体裁 一、报道性体裁 (一)消息 (二)通讯 (三)新闻特写 (一)消息 消息,是用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的一种最主要的新闻体裁。 1.近代中文报刊的诞生 1815年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问世,这是一份来华传教士办的刊物,基本上不属于新闻信息的传递,写作方式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表达方式之一的散文式文章。 随着商业报刊的创办,新闻信息开始受到重视,如上海的《申报》、《新闻报》等开始“招延访事”,聘任专职或特约记者,写作模式也开有所突破。 2.新闻六要素的出现 1862年9月6日,《上海新报》有一条关于太平天国的消息: 克复嘉定前一日,已经官兵攻打一仗。次日西兵攻城约有二点一刻,其城即破。英华众兵同时进城,城内发贼无多,杀伤者不过二百余名。英军受伤十六名,阵亡一名,法兵受伤四名,常胜军死亡受伤十二名。 这则消息新闻要素齐全,可谓已具消息写作的雏形。 3.我国消息渐趋成熟 1881年12月,天津到上海的有线电报线路铺设竣工,交付使用。时隔不到一个月,《申报》就刊出了该报驻京记者经由天津拍来的一份电报,内容是关于清廷查办一名渎职官员的专电。 此后,随着电讯事业的发展,新闻专电逐渐多了起来。 4.一事一报的新闻 由于电报费用昂贵,记者对电讯的内容字斟句酌,尽可能删去一切的空话和议论,简洁朴实地直陈其事。议论和新闻分离日趋明显,符合现代新闻写作要求的消息逐步上升。 新闻专电的出现,是我国消息这一体裁渐趋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通讯 通讯 通讯是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深入而又详细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新闻文体。 在中国未有电讯事业之前,记者或通讯员要向报社传递外埠新闻,一般采用书信传递的方式,因此这一类报道最初被称之为“某地通信”或“某国通信”。 20世纪20年代,“通信”被正名为“通讯”,沿用至今。 辛亥革命后,以黄远生的《北京通信》为代表的政治通讯影响很大,正式奠定了通讯这一文体的地位。 (三)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场景的形象化报道。 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片段或画面,对准这个特写镜头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或如闻其声的感觉。 1.新闻特写与文艺通讯 五四运动前后,大批文人加入记者队伍,他们不满足一般纪实性通讯的平铺直叙,开始借鉴文学创作中细节描写的优点,具体生动地描写一些新闻事件,尤其是战争新闻和社会新闻,受到读者的欢迎。报纸上对这类报道都冠以“文艺通讯”之名。 2.苏联特写的传入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的特写被介绍到我国,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转正合同协议.docx VIP
- 糖尿病优秀ppt课件.pptx VIP
- 《区域地理-东南亚(第课时)》-公开课件(设计).ppt VIP
- 2025年农村环保问题解析:十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新模式研究.docx
- 药食同源-公开课件.ppt VIP
- 回收废弃农作物秸秆项目备案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消食类药食同源中药的合理应用教材(PPT 74页).ppt VIP
- 犀牛角及其制品鉴定识别方法的研究.doc VIP
- 药食同源食物介绍PPT课件.pptx VIP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Part A (3) Let's spell 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