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第一节 系统校正的概念 第一节 系统校正的概念 第一节 系统校正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 系统校正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一节 系统校正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二节 基本控制规律及常用校正装置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 二、相位滞后校正 或 一般步骤: (1) 确定开环增益K; (2) 绘制伯德图,计算其相角裕度γ0; (3) 求ωc,使其所对应的相角裕度为γ1=γ+ε,而ε=5°~15°; (4) 令未校正系统在ωc处的增益等于20lgβ, 由此确定迟后网络的β值; (5) 确定交接频率: (6) 画出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校验其相角裕度; (7) 必要时检验其他性能指标,若不能满足要求,可重新选定T 值。但T 值不宜选取过大,只要满足要求即可,以免校正网络中电容太大,难以实现。 例 设Ⅰ型系统, 原有部分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下列性能指标:ess=0.2, γ≥40°, ωc≥0.5s-1。 解 (1)确定开环增益 相应的相角稳定裕度为 γ0=180°-90°-arctgωc0-arctg0.25ωc0 =90°-arctg2.24-arctg0.56=-5.19° 说明未校正系统是不稳定的。 (2) 计算剪切频率ωc,未校正系统相频特性中对应的相角裕度为 γ1=γ+ε=40°+15°=55° 由于 γ1=180°-90°-arctgωc-arctg0.25ωc=55° 或 arctgωc+arctg0.25ωc=35° 即 解得 此值符合系统剪切频率ωc≥0.5s-1的要求, 故可选为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 (3) 当ω=ωc=0.52s-1时, 令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增益等于20lgβ, 从而求出串联迟后校正装置的系数β。由于未校正系统的增益在ω=1 s-1时为20lg5, 故有 故选β=10。选定ω2=1/T=ωc/4=0.13s-1, 则 于是, 迟后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故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的相角稳定裕度为 γ=180°-90°+arctan7.7ωc-arctan77ωc-arctanωc -arctan0.25ωc=42.53°>40° 还可以计算迟后校正网络在ωc2时的迟后相角 从而说明, 取ε=15°是正确的。 三、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例 已知系统原有部分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下列性能指标:KV=10, γ≥45°, KgdB≥10dB。 解: (1)确定开环增益 绘制Bode图,计算ωco 。 或 相位裕度 令 (2)确定校正后的剪切频率。 系统不稳定,中频段的斜率为-60dB/dec,考虑采用滞后超前校正。 (3)确定滞后校正部分参数。 取 取 滞后校正部分的传递函数 (4)确定超前校正部分参数。 超前校正网络在ωc处的幅值为-14dB,以便与14dB正好抵消,使校正后开环系统在ωc处的幅值20lg︱G(jωc)︳=0dB。过点(1.4rad/s,-14dB)作+20dBdec斜线与滞后校正部分(-20dB水平线)交于ω3=1/T1=0.7rad/s, 与0dB线交于ω4= β /T1=7rad/s。 因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年产10万吨氯乙烯工艺设计.doc VIP
-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pdf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三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广东深圳龙岗区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论中日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doc VIP
- B∕T 1800.1-202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 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高清版).pdf VIP
- 2025年全国I卷英语 高考真题.docx
- 双醋瑞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多中心对照研究.PDF VIP
- 现代文学九大家汇编.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