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朝疆域 清朝立法概况 清入关前的法制: 1、用习惯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 2、首领的“谕令”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天命五年(1621年)努尔哈赤发布《禁单身行路谕》,为满族政权的第一项成文法规; 4、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公布《离主条例》,标志着满族法制的汉化进程开始。 清朝法律的发展变化 2、犯罪与刑罚的特点:(P219) 1)反逆重罪加重处罚; 2)继续沿用“奸党”罪; 3)加重对强盗、窃盗罪的处罚; 4)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 历史的记忆 康熙 乾隆 福临 雍正 一、清朝立法概况 清朝立法概况 (一)《大清律例》 1、顺治《大清律集解附例》 2、康熙《刑部现行则例》 3、雍正《大清律集解》 4、乾隆《大清律例》——乾隆五年(1740)完成颁行,“刊布中外,永远遵行”。 特点: 1、篇章结构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分为7篇、30门、436条; 2、以例附律,附例1049条,较明律附例多3倍; 3、一般不对清律正文做改动,只对例加以修订,使例的数量不断增加。 律与例的关系: 1、具有同等法律效率; 2、律是法的基本精神,例是对律的充实和补充; 3、例的形式灵活,不受数量限制; 4、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例破律”。 清朝立法概况 清朝立法概况 (二)《大清会典》 《大清会典》——清朝有关国家机关和官吏的职掌、官吏的品秩权限等内容的法律汇编。 包括:《康熙会典》162卷; 《雍正会典》250卷; 《乾隆会典》100卷; 《嘉庆会典》80卷; 《光绪会典》100卷,又称“五朝会典”。 《大清会典》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完备的行政法规汇编。 清朝立法概况 清朝立法概况 (三)少数民族地区立法 《理藩院则例》: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少数族法规。 《蒙古律例》——适用于蒙古族居住区; 《回疆则例》——适用于西北回族聚居区; 有关苗民的各种条例章程——适用于西南苗族聚居区; 《西宁番子治罪条例》——适用于宁夏、青海、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 《西藏通制》——处理西藏事务的章程。 二、清朝法律的发展变化 (一)刑事: 1、刑罚:创发遣之刑,即将犯人发往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给驻防官兵当差为奴。其他刑罚沿袭明朝有有所变化。 清朝法律的发展变化 (二)行政法规 1、机构: 中央:沿袭明朝设内阁,但内阁已不再是中枢决策机构,权力大大削弱。雍正时设军机处,办理军事指挥、人事任免、司法审判、议定条例等重要政务,成为重要权力中枢。此外又增设理藩院、宗人府、内务府等机构。 地方:督抚、省、道、府、县。 2、职官: 选拔:分正途(科考等)、异途(捐纳等)。 考核:四格(守、政、才、年);六法(罢软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 (三)民事经济立法的发展: 民事: 1、将大批贱民豁免为良,提高雇工人的法律地位; 2、进一步明确典权制度,典当契约内容上须注明典或卖的字样、典不纳契税,卖纳契税、明确不动产典当的回赎年限; 3、确立“兼祧”继嗣的地位。 经济: 1、改革赋役制度,康熙时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式推行“摊丁入亩”; 2、实行“禁海”、“迁海”,严格控制对外贸易。 三、清朝的司法制度 清朝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的沿袭和变化 1、清朝中央司法机构仍维持明朝的“三法司”制度,除机构更为庞大以外,其职能变化不大,但刑部权更重于明朝。 2、清朝设有专门处理旗人案件的特殊司法机构,以维护旗人的司法特权。 3、清朝中央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理藩院同时享有管辖少数民族地区司法审判事务的权力,因此也具有司法机构的性质。 4、幕友书吏操纵司法。 (二)会审 1、秋审:秋审是由朝廷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各省上报斩、绞监候案件的制度。一般先由各省督抚将省内所有斩、绞监候案件会同布政使、按察使进行复审,再将卷宗上报刑部,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定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上奏皇帝决定后,分别处理。 清朝的司法制度 清朝的司法制度 2、朝审:朝审是对刑部关押的斩、绞监候罪犯进行复核的制度。朝审晚于秋审,由刑部主审。审理程序与秋审大致相同。 3、热审:大暑天对案犯的复核制度。 清朝重要的案件,尤其是朝审、秋审都由九卿参与会审。 清朝的司法制度 清代八旗武士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