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课件——美德论(下).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伦理学课件——美德论(下).ppt

第九讲:伦理学的历史演变轨迹 -----美德论(德性论)(2) 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的比较 1、社会现实基础不同 两个转变: 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期待、交往假设都非常不同。 熟人社会看重德性;陌生人社会强调规则。 共同体—德性本位社会向个体—能力本位社会的转变; “我们越往前追述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马克思 个体对共同体的依赖性造成了一种以共同体存在和发展为目的的价值理念。 近代社会,生产力提高,交往范围增加,个人进行丰富的人际关系场所,独立性增强。由些,成为开展合作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水准的人成为必要。 2、问题意识不同 道德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规范论) 观念基础:做什么样的人,是个人自己的选择。任何其他人、社会都没有权利干涉个人的这一权利;伦理学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关注和研究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更不应当、也没有权利为所有人提供某种共同的、普遍的道德品质的模式。 理论模式:寻找行为的普遍“应当”。 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德性论) 观念基础:道德之为道德,在于一个人的品质,只有具备了内在的品质,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有道德的行为。 理论模式:如何实现自我完善。 3、道德教育实践上思路的不同 美德伦理把重点放在道德人格培养上。 道德人格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情感激发和榜样示范。 规范伦理把重点放在道德规范的论证、传授以及道德评价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上。 道德教育的最佳途径:明辨规则。 美德伦理的特征: 第一,内在性。德性内在地要求个体做或不做某种行为,而规范、制度则是从外部规定个体的行为。 第二,自律性。个体的自我约束行为。 第三,超越性。 德性能够超越既有的规范、制度的局限,在规范、制度不起作用时发挥独特的作用。 第四,丰富性。道德生活具有丰富性,非建立在单一的因素上。 第五,有机性。每一个道德决定都离不开行动者自身所具有的判断力和实践智慧。它不是机械的,它是情景的、背景的和有机的。 第六,美德伦理是“完善主义”。 第七,美德伦理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体性和自主性。 第八,美德伦理具有对文化环境的独特依赖性。 第九,美德伦理注重叙事表达方式。 第十,美德伦理具有历史主义的向度。 第十一,美德伦理崇尚多元主义。 第十二,美德伦理崇尚道德英雄主义。 美德伦理的理论优势 1、对道德动机的强调 美德伦理关注的不仅是发生了的行为,而且进一步推及到伴随在行为中的动机、愿望和情感等问题。 我们需要爱、同情、友好,我们希望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相关关心的基础上。 规则伦理关注行为而非品格、关注生活的外在而非内在本质的特点模糊了道德的意义。我们需要美德伦理来理解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内在的; 不仅关注实施了的行为,而且关注生活的内在领域。 强调道德动机的优点 ,高扬了人作为道德主体自主自愿的主体精神。 规则:道德法的神圣不可违犯或它是普遍性的。基督教的思维方式。呆板的、不知变通、机械地遵循所有道德原则的人,具体境遇及特殊情况不在其考虑之内。 2、通过培养品格而指导行为 美德伦理不仅通过规则,而且也通过培养美德来指导人的行为,而后者是更为根本的,前者只是后者的组成部分。 道德规则的重要性表现在他们有助于培养美德和塑造良好的人格。 3、对“非人格性”理想的质疑,处理这个问题,美德伦理得心应手。 “非人格性”,认为所有人在道德上是平等的,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的利益。 一些美德是有偏爱的,而另一些美德则不是。爱与友谊就包含着对所爱的人及朋友的偏爱; 美德伦理自身的理论困境 1、美德伦理探讨好人标准,注重培养好人的品德,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的品德。 2、美德伦理也脱离不了道德规范的阐释和应用。 3、从道德实践的角度来说,美德伦理所主张的一些价值理念难以贯彻。美德伦理蕴含着精英主义,存在着用道德生活取代生活价值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 美德伦理的复兴 原因: 国内学人对西方当代道德伦理的关注;中国当代道德生活世界的急剧变化和我们自身文化精神的内在急需; 面临:日趋开放的经济社会、不断扩展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普遍规范伦理; 市场导向催生“实利主义”、效率优先——道德伦理对人们趋利的弱约束力; 结果:社会公共化制度秩序强化与社会个体德行弱化的两极张力。 问题:社会制度公共化程度愈高,其对社会公民的美德要求就越高;而且,个体对制度背后的文化资源的需求也越强。 解决:要合理有效地协调和整合规范伦理的普遍道义要求与美德伦理的主体目的追求。 学术:《追寻美德》,查尔斯·泰勒、迈克尔·沃尔泽、迈克尔·桑德尔 斯洛特:试科在麦金太尔的基础上,借援了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