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篇:我国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方向浅析 1
第二篇:2014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容量分析 2
3)期望低风险高回报(30年来财富积累高增长的思维惯性); 3
4)控制欲强(主角情结,与个人创业背景有关); 3
3.居民财富配置的结构变化为财富管理行业带来了新课题 3
第三篇:前瞻产业研究院针对财富管理行业研究报告特点分析 4
第四篇:2014年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6
第五篇:我国财富管理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8
第六篇:2014年财富管理行业分析与前景 9
第七篇: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9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一篇:我国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方向浅析
面对由30年改革所带来的巨大财富管理需求,以及由金融改革开始“破冰”的第三次制度红利释放所带来的时代机遇,加之众多财富管理机构20多年来的艰难探索经验,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黄金运势”已到,如果说过去十年的掘金之地是房地产和矿业,那么未来十年的掘金之地将是财富管理业。
虽然行业前景看好,但是具体到各细分领域的财富管理机构个体来讲,面对纷纷涌入的众多竞争对手,需塑造客户认可的核心竞争力并采取适宜的特色经营策略方能成功。未来能够长久立足的财富管理机构必将具有如下特征:
1.目标是能够满足各类客户的高、中、低不同风险—收益关系的财富管理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2.双平衡的经营战略: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平衡发展;权益类投资、固定收益类投资、另类投资及海外投资平衡发展;
3.“全天候”的稳定盈利模式:在双平衡的经营战略基础上,寻求自身专业性定位的突破方向,做到“有点有面”,既有专长的业务领域,又有多业务储备,以免出现“单条腿”走路过于依赖单一业务的窘境,目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过于依赖股票二级市场而陷入全行业经营困境的教训尤为深刻;
4.树立某一或两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影响力:手中没有刀、出门必挨刀;
5.渠道变革:面对高净值客户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如果缺少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和甄选投资管理者的专业能力,目前以代销为主的渠道销售模式将消亡。未来将出现三种渠道模式:第一种是第三方销售机构模式,拥有甄选投资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推荐合适的财富管理团队,或者是MOM(Man?ager of Mangers)、FOF(Fund of Funds)、TOT(Trust of Trusts)等模式;第二种是自建渠道模式,类似于家电行业中的格力电器(000651,股吧)自建渠道,如美国的富达投资集团(Fi?delity)在全球就拥有强大的零售网络,可以摆脱或减弱对渠道的依赖度,但由于这种模式投入巨大,并非所有机构能够适用;第三种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即财富管理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结盟,如最近支付宝与天弘基金销售货币基金的合作,但合作形式会更趋复杂,这种模式将会和第一种和第二种模式相结合从而产生出若干种新模式。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篇:2014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容量分析
首先,伴随30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居民积累了大量财富,其中更是涌现出了大量的高净值群体阶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更将扩大居民财富增长空间;其次,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产业资本领域出现了大量闲置资金;最后,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预期的消失,居民财富配置将逐渐由不动产转向金融资产。这三者共同催生了大量的财富管理需求,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有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个人拥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额达到73万亿元,其中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家庭共拥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21万亿元之巨。同时,居民财富积累正以较高速度增加,例如2008年国内资产超过600万元的高净值人群达30万人,共持有8.8万亿元的可投资资产;2010年达50万人,共持有可投资资产15万亿元;2011年达59万人,共持有可投资资产18万亿元,2008年至2011年间年复合增长率均达30%,2012年增速虽有下降,但也达17%,可见高净值人群及其可投资资产增速之快。
不仅如此,就亚太地区而言,高净值人群(拥有100万美元以上)2011年底达到337万人,已超过北美的335万人和欧洲的317万人,中国及亚太地区居民的财富总值和理财需求大幅增加。
目前中国高净值客户的共性特点:
1)资产配置极端化。一方面,喜欢持有现金或流动资产(获取安全感),另一方面,偏好有形资产,如房地产或实物资产等(与近几年资产价格上涨有关);
2)投机性及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喜欢股票等高风险金融产品(2007年牛市致富情结的延续);
3)期望低风险高回报(30年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