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风向标》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要点.doc

《高考风向标》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知识网络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土地荒漠化的概念、类型、形成、发展和分布,以及防治;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根据给出某区域的图文信息材料,要求学生判断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就防治措施提出可行性建议。或考查学生分析该区域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并就综合治理措施提出合理性建议。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取材。考查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地协调思想。 森林的环境效益、分布、破坏和开发保护;湿地的作用、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保护等。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3.荒漠化的过程 4.荒漠化的类型 荒漠化类型或分布特点 典型地区 人为因素 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如科尔沁沙地和内蒙古后山地区 沙质草原被过度农垦,固定沙丘被开垦后活化 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过度放牧 沙丘活化 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如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河西走廊等地绿洲周围 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固定沙丘活化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如塔里木河下游、石羊河下游 水资源利用不当(中上游绿洲超量利用地表水,冲积扇上部过度开发地下水)、过度樵采 点状、线状分布 邻近城镇或工矿开发区、交通线,如内蒙古东胜和准噶尔煤田 基本建设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 (2)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古长城遗迹 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 【解析】图示地区河流多为分布在沙漠中的无尾河,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可知上游流量大于下游。此处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樵破坏固定的沙丘植被造成沙丘活化。而斑点状荒漠化往往是因为过度放牧和农垦而形成的。西北地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 包括新疆、甘肃北部、宁夏和内蒙古大部 气候 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形区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包括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高原 景观 以草原、荒漠为主 2.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3.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由东到西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减少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贺兰山以西 贺兰山 内蒙古高原东部 年降水量 不足50毫米 200毫米以下 200毫米以上 干旱程度 极端干旱区 干旱区 半干旱的草原地带 自然景观 沙漠和戈壁(只在—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稍多,山顶冰雪覆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草原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A、干旱 B、降水稀少 (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 (3)据图,请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其统一的演化过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的显著的自然特征成因及其影响。 【答案】(1)B、A (2)气候(3)西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受到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地形封闭,海洋湿润气流到达这里的很少,降水稀少。干旱成为了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了本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动植物是耐旱、耐渴,河流稀少,绝大部分多为内流河、湖;由于降水稀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合发展牧业,有水源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人烟也稀少,农田、村镇、城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考点3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人为因素 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一些农牧民为了增收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区采挖药材、发菜等 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例3】掘井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