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4 14页,总 =sectionpages 14 14页
试卷第 =page 13 13页,总 =sectionpages 14 14页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苏卷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 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 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积聚 宵衣旰食 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
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 D.踟蹰 积聚 废寝忘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踟蹰: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第一个空处应是指“在某个范围内来回动、起伏”,选“徘徊”恰当。积聚:积累,聚集。积淀:积累沉淀;(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第二个空处,“积淀”更符合语境。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如果国家的君主、大臣等。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根据对象“我们每一个人”,用“废寝忘食”恰当。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 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A项成分赘余,去掉“将”;成分残缺,“推行”缺少宾语中心词,应改为“推行4到5岁幼童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政策”。B“接受、理解和掌握”语序不当,应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D成份残缺,“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应改为“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表意不明,“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既可以理解为“国家和国际组织”一共30个,也可以理解为“领导人”一共30个。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出自宋代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上句着眼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是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没有使用比拟的手法。A项出自宋代黄庶的《探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风当作人来写,意为春风拿着神奇的剪刀,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C项,出自宋代秦观《春日》,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运用比拟的手法,把芍药和蔷薇都写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人或物。D项出自宋代刘攽《新晴》,称南风为老朋友,说它招呼不打一声,推门而入又翻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 ,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上文写了清明节插柳的习俗,横线处分析原因,⑥“由于”与上文衔接紧密,应放在首位;③“生命力”与⑥中的“生殖力”衔接紧密,可确定⑥③顺序;④“这种生命力”与③“生命力”衔接紧密,可确定③④的顺序;①“人丁兴旺”与④“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相照应,可确定④①的顺序;②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胎圈钢丝市场洞察报告.pptx VIP
- Starter Unit 2 Keep Tidy Section A 1a-2e 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9号)青岛天信电气500KW变频器培训资料(四象限).ppt
- 传统风貌区打测绘说明书.pdf
- 2025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金蝶云星空操作手册V3.5.docx VIP
- 《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 .pdf VIP
- 2024年八个方面检视剖析材料.docx VIP
- 202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建设预算项目划分导则.docx VIP
- 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研学旅游产品创新发展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