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展中的数学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发展中的数学教育 1、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现代数学观 3、现代数学教育观 4、数学教育基本理论 “克莱因—佩里思潮”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发端 1901年,英国召开数学、物理与教育的研究大会,英国数学家佩里在会上发表了题为“论数学教学”的演讲,提出的主要论点是: 数学教育应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充分重视实验几何。多教些立体几何。尽早教授微积分。 他的论点获得广泛的支持,一种在英格兰——当时最发达的国家涌动的数学教育改革的新思潮,开始波及世界的主流国家。 与此同时,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也对中学教学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演讲,阐述他对数学教育改革的独到见解。主要观点有: 以F·克莱因和佩里为代表的观点和主张,在美国、俄国、法国等国家得到广泛的响应,并在1908年的第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成立了由F·克莱因担任主席的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了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1)在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四门数学学科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并加强数学与物理学的联系。 (2)在中学数学中加强数学分析、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加强初、高等数学的联系。 (3)在中学数学中加强函数在算术、代数中的作用,运动在几何中的作用。 (4)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分析法和综合法的作用,更广泛地应用探索法等。 “新数运动” ——影响深远的数学教育改革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引起了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震惊,认为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于苏联,主要原因是教育内容陈旧、教育理论贫乏、教学方法不当、教育质量低劣,与现代化发展极不相称。从而直接导致了“新数运动”的迅速兴起。 195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伍兹霍尔召开会议,旨在研究中小学数理学科教育改革的问题,布鲁纳作为会议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影响深远的纲领性报告——《教育过程》。美国的整个教育改革在布鲁纳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 布鲁纳为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的思想理念 (1)结构思想:学习任何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 (2)早期教育思想: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 (3)发现法学习: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发现所要学习的结论。 (4)教材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条件是对知识的真正兴趣,不是考试。 按照“结构思想”把整个数学课程结构化: (1)增加现代化数学内容:集合、逻辑、群、环、域、矩阵、向量、概率、统计、计算机科学。即使在小学也加进了数的理论、简单的概率统计、代数、函数等。 (2)用现代数学的代数结构、拓扑结构和序结构组成统一的数学课程。 (3)强调公理化和抽象化。 (4)摈弃欧几里得几何,寻求新的途径,用变换和线性代数等方法建立几何体系。 (5)削减传统的运算和恒等变形。 新数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到70年代,在一些改革激进的国家,“新数学”受到广泛的谴责,反对新数运动的呼声高涨。在大多数国家,“新数运动”以失败告终。 “回归基础” ——数学教育改革尴尬的轮回 “新数运动”失败后,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对“新数运动”改革的“反动”,“回归基础”逐渐成为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数学教育界的重要口号。 “问题解决” ——从教育心理学中吸取的营养 在对“新数运动”和“回归基础”的历史反思中,数学教育家们感受到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对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从而找到“问题解决”这一学校数学教学的核心课题。 几十年过去,“问题解决”的实践仍在继续,它并没有像“新数运动”和“回归基础”那样昙花一现,“以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的思想,在越来越广大的范围内渗透它的影响,“问题解决”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目标只是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主要关注于问题的最终结果、某种知识的运用或某种新知识的获得。 “问题解决”≠ “题海战术” “问题解决”是以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强调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造意识。 “大众数学” ——数学教育改革的另一个极端 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数学教育界最响亮的口号:Math For All 内涵: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出发点:传统的数学教育比较重视所谓数学尖子学生,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但是,中等数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并不是尖子学生,而是怎样解决大部分学生学好数学的问题,也就是建立人人都要学的数学课程,使每个学生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水平。 数学教育中的数学观,就是指从数学教育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