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要点.doc

浅析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 京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作 者: 王璇 学 号: 209111123 院(系)部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题 目: 浅析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指导者: 孙媛 讲师 评阅者: 2015 年5月 南 京 目 录毕 业 论 文 中 文 摘 要 1 毕 业 论 文 外 文 摘 要 2 引言 3 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现状 二、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消费信贷现阶段存在的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现状 (二)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描述 1、信用风险 2、流动性风险 3、抵押物风险 四、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 银行自身管理薄弱 (二)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不完善 (三) 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四) 消费品二级市场发展不完善,抵押物变现困难 五、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二) 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强强联合 (三) 健全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四) 建立和完善消费品二级市场,从而建立有效的担保制度, (五)把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建立消费信贷的保险制度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1 毕 业 论 文 中 文 摘 要 信贷消费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个人消费行为的一种融资性活动,起源自17世纪20年代的英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源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融资市场的逐渐完善。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为银行带来了远超传统业务的巨额利润,消费信贷业务逐年攀升,在发达国家中,消费信贷业务总额占据信贷总额业务的总额接近一半。其中,美国更是高达四分之三之多。并且,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利润接近一半都来源自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消费方式,在我国,其用于启动消费市场,扩大国内需求。然而相较其他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的发展,我国还较为落后。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起步,但发展较为快速。同时,消费信贷业务以50%的速度每年持续可快速增长,越来越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消费信贷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该项业务所存在的问题与一些风险也逐渐显现暴露出来。 文章最后本人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行业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并进一步给出未来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毕 业 论 文 外 文 摘 要 Title: Consumer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n an Emerging Market: The Case of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liberal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 sector mandated by China’s access to the WTO, China’s credit card market has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from glob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normous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key barrier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dit card industry in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tools of consumer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expansion of China’s consumer credit card industry,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hould be treated as a top priority to avoid a pile up of bad debt in credit card receivables. This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updated and comprehensive n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