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代汉语 上》第一章汉字的起源 教案.docVIP

2、《古代汉语 上》第一章汉字的起源 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案序号:第三次教案 教学时间:2014年9月2日,第三周,星期二,第1、2节 教学班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3级,13级综合班 课题:古代汉语 汉字的起源 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通过对汉字多元起源的分析解说,要求学生对汉字的起源问题有初步的了解,并进而了解中国悠久的文明史。 教学重点、难点:1、汉字与图画说 2、汉字与刻划符号 3、汉字与象形符号 复习旧课及导入新课:复习旧课的内容及采用的讨论教学方法,5分钟 新课内容:新课的内容及采用的讲授教学方法,60分钟 [内容要点] 一、有关汉字起源的几种学说 1、八卦说 2、结绳和契刻 3、仓颉造字说 4、图画说 二、考古发现与汉字的起源 1、刻划符号 2、象形符号 3、图形族徽 课堂讲练结合:课堂讲练结合的内容及讨论相结合,10分钟 小结:小结的内容,5分钟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讨论和实践练习相结合。 汉字的起源 有关汉字起源的几种学说 《淮南子·本经训》说汉字产生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看似荒诞,实则是用神话的夸张手法表现了文字的产生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重大发明。有了文字,人类从野蛮社会步入文明社会,开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质的飞跃。 那么,汉字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是汉字学领域里一个颇具魅力的神秘问题,历代许多文字学家都曾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种种推想和猜测,有的虽不无道理,但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开汉字起源之谜。建国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汉字起源的神秘外衣正在逐层被揭开。 许慎《说文解字·叙》论汉字的起源说: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綦)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许慎认为,在汉字产生之前,曾有过一些过渡阶段。起初是庖牺(伏羲)氏创作八卦符号用来表示“宪象”即反映客观世界。其后有神农氏结绳记事,由于不能适应日益繁多的事物,巧饰作伪的事也逐渐萌生了。至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书契文字,百官由此得到治理,万民由此得到督察,这大约是由易卦中的夬卦得到的启示。从八卦到结绳到书契,这种文字起源的模式虽不见得符合文字起源的客观实际,但也并非毫不相关。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汉字与八卦 所谓“八卦”,就是古代用于占筮的八种符号: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朱熹《八卦取象歌》 这八种符号两两相叠,又可演绎出六十四卦。八卦或六十四卦的符号,都 是由阴(--)阳(—)两爻组合而成,这阴阳两种符号到底源于什么,人们有过各种猜测。郭沫若在《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中认为阳和阴两种符号分别是男女生殖器的象征;高亨《周易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认为阴阳是用于占筮的两节或一节的“竹棍”(即蓍草)的象形;陈道生《重论八卦的起源》(载《孔孟学报》第12期,台湾1966年)认为阴阳符号源于结绳时代绳子上“有结”、“无结”的形态。此外还有人认为它们是由龟卜兆纹演化而来。诸说之中,似以阴阳符号源于蓍草或小竹棍之类为较可信。另外随着地下考古资料的出土,人们从甲骨文、金文和陶文中,发现了以数字组成的原始八卦符号,这种八卦原来所采用的数字是一、五、六、七、八几个,而到了战国中期的楚简,其数字已简化为一和六。据此,有人认为后来的卦符—和--,就是由数目字一和六(古文作∧)演化而成的(参见曾宪通先生《四十年来古文字学的新发现与新学问》,《学术研究》1990年第2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我们觉得,阴阳符号具体来源于什么,或许比较难以说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阴阳符号的形成,是古人仰观俯察,对自然万物基本形态进行抽象的结果。正如开头说的“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种说法应该是符合情理的。 既如此,单从“观物取象”的角度来看,汉字的产生与八卦的形成,其思维方式具有相似性是可以肯定的。但文字的萌芽在仰韶文化期间,而八卦占卜的流行则在晚后的龙山文化期间,因此八卦的产生和汉字的创造在思维方式上的相似性并不能说明汉字是由八卦而来。再者,汉字的“观物取象”基本上是一种形象的再现(少数指事字除外),而八卦的“观物取象”则是一种抽象;前者用于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