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县##中心小学迎接义务教育学校 现代化办学标准建设评估材料
A1 办学理念与办学行为 B2 办学行为 C4- 适龄儿童入学
留守儿童关爱
助学经费使用 评估标准 分值 4分 学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完成学业。留守儿童少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自
评
情
况 我校所在学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能按时入学并完成学业。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实施关爱活动,并进行助学经费有效资助,确保他们能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自
评
得
分 4分
资
料
目
录 2015年上:
C6:1.##小学秋季一年级招收简章;
2.##小学确保贫困、残疾、问题儿童等按时入学文件、制度等
C7:1.##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方案、领导小组、统计表、关爱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2.##小学“学困生”帮扶计划、问题学生辅导计划、、问题学生辅导记录;
3.##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安全视线圈发放统计表、图片
4.2015年春季义务教育资助款发放签名记录表
2014年
C6:1.##小学秋季一年级招收简章;
2.##小学确保贫困、残疾、问题儿童等按时入学文件、制度、措施等;
C7:1.##小学关爱贫困、留守学生活动实施方案、工作领导小组等;
2.##小学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入学做法、通讯稿;
3.2014年6月低保家庭学生情况统计表;
4.##小学“学困生”帮扶计划、问题学生辅导计划、问题学生辅导记录;
5.贫困学生登记表,关爱贫困、留守、单亲孤儿等学生图片。
6.2014年春季义务教育资助款发放签名记录表
7.##小学弱势儿童1+1+1帮扶结对统计表
8.留守儿童情况统计表
2013年:C6:1.##小学秋季一年级招收简章;
C7:1.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学生领导小组;
2.##小学确保贫困、残疾、问题儿童等按时入学文件、制度等;
3.##小学弱势群体登记表;
4.贫困家庭情况摸底登记表(样);
5.##小学“学困生”帮扶计划、问题学生辅导记录。
**县镇##小学迎接义务教育学校 现代化办学标准建设评估材料
A1
办学理念与办学行为
B4
助学体系
办学规模
C8-9
办学规模
评估标准
分值 6分
学校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相适应,班额符合要求,原则上小学不超过40人,初中班额不超过45人。
自
评
情
况
学校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相适应,##小学属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共有教学班级45个,各个班级平均班额不超过45人,均衡编班,无违规编写和订用教辅材料等行为。
自
评
得
分
6分
资
料
目
录 2015年度
C8:1、##小学分班情况统计表;
C9:1、##小学班级学生名册。
2014年度
C8:1、##小学分班情况统计表;
C9:1、##小学班级学生名册。
2013年度
C8:1、##小学分班情况统计表;
2、学年初报表。
C9:1、##小学班级学生名册。
**县##中心小学迎接义务教育学校 现代化办学标准建设评估材料
A2 学校人才与队伍建设 B5-6 师资结构 C12-13
评估标准 分值 4分
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比例符合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序时要求,县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数量占专任教师的15%以上,其中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量占骨干教师总数的10%以上。
自
评
情
况
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本科学历48人,大专学历14人,中师学历13人。拥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32人,初级中学教师资格25人,小学教师资格18人。县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2人。
自
评
得
分
4分
资
料
目
录
C12
1.##中心小学专任教师情况统计表
2.##中心小学专任教师信息表
3.##中心小学语、数、英教师情况统计表
4. ##中心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证明及教师资格证复印件
C13
1. ##中心小学县级骨干教师登记表
**县##中心小学迎接义务教育学校 现代化办学标准建设评估材料
A2 学校人才与队伍建设 B7 师德建设 C14-15 师德考核
树立良好师德形象 评估标准 分值 4分 全体教师具有较强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师生关系融洽,无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自
评
情
况 学校一贯重视教师的德育建设,组织实施是的培训学习,考核制度健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