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的文体比较-中学语文网中网
《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的文体比较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2000年3月第2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和2000年11月第2版第二册中,分别收入我国古代名作《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在《兰亭集序》的注释①中,对题目是这样解释的:“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3月3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一篇序,总述其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在第二册的78页《滕王阁序》的“练习一”中写道,“本文与《兰亭集序》一样,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认为这两篇文章都属“一样”的“序文”,这“一样”是指内容上还是文体上?值得商榷。
一、作为文体的“序”的词义
在古代汉语中,“序”字的词义有“堂的东、西墙”、“学校”、“文体名称”等十余种。在我国古代,作为文体的“序”,大致有四类。第一类为“书序”,是作者自己陈述作品的主旨、著作的经过等的“自序”,以及对他人所作的著作的介绍评述。前者有汉代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等,后者有晋皇甫谧为左思的《〈三都赋〉序》。汉以前,书序都列于书末,如《太史公自序》。后来有书序列于书首,如唐代李泰等著的《括地志》的“序略”,宋代欧阳修的《伶官传》也冠以短序,称《伶官传序》,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序言”;而置于书末的,被称为“跋”、“后序”或“后记”,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等。第二类是唐初出现的“赠序”,主要是亲友离别时的赠言,如唐代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第三类是明代时从赠序中化出来的用以祝寿的“寿序体”,据说清末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曾以慈禧寿序为毕业考题目,拔荐第一的学生钦赐为第六十四名进士,毕业后授青田县知事。第四类是唐宋乐曲的一种体裁,宋词调名有《霓裳中序第一》、《莺啼序》等。《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中的“序”字皆见于标题,词义皆属文体名称,但有区别,需仔细分辨。
二、关于《兰亭集序》与《滕王阁序》文中“序”的区别
《兰亭集序》作于王羲之的会稽内史(相当于刺史)任上。王羲之出身东晋名门大族,父亲和叔父是东晋的开国元老,其家族是东晋的精英家族,人才辈出。王羲之从小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得钟、卫真传;23岁出仕,先后担任临川太守,江、豫、荆三州刺史,吏部尚书的高位。在江州辞职后赋闲7年,专攻书艺,在真、草、隶、行书的创作上皆有杰出贡献,以杰出成就成为千古流芳的“书圣”。永和7年出任会稽内史,军位为右军将军,所以世称“王右军”。永和9年3月3日王羲之等人在风景秀丽的会稽郡山阴县兰诸山下的兰亭行“祓禊”之礼。当时参加集会的文人连同王羲之共42位,其中11人赋诗2首,15人成1篇,16人因诗不成被罚酒三巨觥。聚会结束时欲将这些作品编为诗集,羲之为此集作序,是为《兰亭集序》;书法史上通常称《兰亭序》,也称《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或《禊帖》,确切地说应该称《兰亭诗集序》。因传世的序文为草稿,现所能见的《兰亭集序》行书作品皆为唐代摹本,故其书法蓝本尚有正伪之争未决。但《兰亭集序》作为“美文”而流传于世是可以肯定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兰亭集序》,注解所说是王羲之在与亲朋好友饮酒赋诗后所作,但未点明是书序,到92页的“练习二”中才说“这是一篇书序”,并在后面又对兰亭诗作了介绍,从而基本上明确了“兰亭集序”的真正含义当是“兰亭诗集序”。但是课本在《滕王阁序》的注释①中,介绍“洪州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未明确为何种性质的序,但“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这种先后关系似乎与《兰亭集序》有相似之处。
进而在“练习一”中写道,“本文与《兰亭集序》一样,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这里的“一样”究竟是什么“一样”,就内容而言,确有些一样,但以“序文”性质而言,这“一样”就有失偏颇了。
《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的力作,文章的原名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据1934年上海沈鹤记书局印行的《古文观止》传,“滕五阁……咸淳二年,阎伯屿为洪州牧重修,9月9日宴宾僚于阁,……时王勃省父次马,当去南昌七百里,梦水神告曰:‘助风一帆。’达旦遂抵南昌与宴。阎请众宾序,至勃不辞。阎恚甚,令吏得句即报。至‘落霞’二句,叹曰:‘此天才也!’”这里的“水神梦告”属民间传说中为增强喜剧色彩的无稽之谈;说“阎公”是“阎伯屿”,见张逊业校正《王勃集》。张氏未提供依据,乃一家之言。但此说在总体上也为我们研究这篇序的体裁,提供了一些佐证信息。
(一)阎公大宴宾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女婿的知名度,带有明显的“人才炒作”色彩。唐代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才想得到朝廷的重用,除科举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知名度,或需要有名人推荐,如李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