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川东地下党英雄林向北
川东地下党英雄林向北
最近看了一部2013年拍摄的专题片《寻找双枪老太婆》,在里面我惊喜地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林向北,他依然那么健康,说话铿锵有力。思绪顿时回到了4年前,我采访他的那天。
中国论文网 /5/view-7237694.htm
机缘巧合见林老
2011年的一天,《碧血双枪》的作者王正平老师打电话问我:“想不想去见见林向北?”当时我正在写关于地下党的小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立即回复:“要得,要得!”我曾多次打听林向北的情况,据说他一直居住在成都。
正平老师与林家的渊源,起于写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平老师准备写一本以川东地下党为主题的小说。经人介绍,他找到林向北的家,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在林家阅读了很多笔记和书信,还有林向北、廖宁君夫妇合写的油印本《华蓥风暴》。正平老师在林家住了约10天,他们的友谊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约好时间,我和正平老师一起来到江北区洋河一村寻找林老的住处。我们拿着门牌号转了好几圈,后来边走边问,总算找到了林老的家。
乘电梯到达林老住的楼层,他竟出门亲迎。93岁高龄的他个子高大,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连呼“欢迎,欢迎!”把我们迎进屋坐下后,他的儿子,60多岁的林民涛为我们泡了茶。于是,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和林老聊了起来。
如今,林向北的一年生活中,有一半时间住江北,因为当年干革命和工作的地方在重庆,这里有很多老朋友;另一半时间住成都,因为儿孙们大都在成都,在此还可以静心写回忆录。
“那些经历,当时保密不能记;后来忙工作,没时间,再后来是不敢写……到了七八十岁,朋友、子女鼓励我写。我总觉得,不写的话,是欠了党和人民的账。如果我们活着的人不写,将来会是一笔糊涂账。我要对历史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于我这一生的经历要对组织有个交代,也算对子女有个交代……”他呷了一口茶,平静地叙述着。其实,这正是他晚年努力写作的动力。
在这个春日的午后,我静静聆听他讲诉过去,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令我如痴如醉。故事里,一个个鲜活的人,为了理想,为了信念,出生入死,浴血奋战。
“将来恐怕要当共产党”
林向北出生在重庆市云阳县云安镇一个没落的盐商家里。林家一直坚称自己是比干的后裔。比干是殷商时的忠臣,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这事说来可能没人信,但他们的族谱上确实写得清清楚楚。
林向北的父亲对他影响极大。父亲林佩尧毕业于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军事政治学校,后来还参加了北伐。在林向北10岁生日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中山全书》和《新青年》杂志。林佩尧虽然是一个三民主义者,但他内心赞同共产党的主张。有趣的是,林向北高小毕业考试考了第28名,哭得很伤心,林佩尧却安慰儿子说:“别哭了,你这28名是个吉数啊,将来恐怕要当共产党呢。”因为“共”字由“廿八”构成,故有此说。本来只是一句哄孩子的玩笑话,没想到竟然“一语成箴”,林向北后来真的成了共产党。
1936年,林向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万州日报》当校对,后来任见习记者。时值日寇侵华的战乱年代,东三省沦落敌手,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把枪口对准了共产党,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不满。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一二”运动,大学生走上街头示威游行,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远在川东的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随即也爆发了抗日热潮。社会各界组织了抗日后援会,各行各业也成立了抗日救国组织,如万县市文化界抗日联合会。民众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令国民党当局坐立不安,他们害怕共产党人在其中引导“作乱”,于是对万县的抗日积极分子横加迫害。被通缉的有7人,林向北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有的被抓捕,有的被迫逃亡,被称为“万县七君子案”。被敌人列入七君子中并没有林向北的本名,而是他常用的笔名“光头”。“光头”因为常在《万州日报》上发表反政府言论而获罪。幸运的是,敌人终究没弄明白“光头”到底是何人,林向北因此顺利躲过一劫。1938年初,林向北在万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父亲林佩尧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6月,孩子剧团来到云阳进行抗日宣传,党组织安排林向北为剧团担任向导和联络人,他领着孩子们在云阳各地演出,刷写抗日标语,孩子们都喜欢他。一个月后,林向北突然接到党组织的通知,让他与父亲林佩尧尽快离开云阳,到川北地区接受新的任务。离开云阳的另一个原因是,父子俩已经被敌人列入了黑名单。
参与华蓥山起义
王正平老师《碧血双枪》书中的双枪老太婆曾玉萍,其原型叫陈联诗,她后来成了林向北的岳母。在革命活动中,林向北与陈联诗的女儿廖宁君相爱,不久就结婚了。
抗日胜利后,重庆人民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内战的硝烟又弥漫开来。重庆作为蒋介石政权的大后方和兵粮重地,不得安宁。
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