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棵大树.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节这棵大树

春节这棵大树   当今过年过什么?无须一年到头盼着那丰盛的一餐,无须刻意地穿一套新衣裳出去亮彩,糖果也无须等到那时集中再吃……想来想去,过年过节,无非过一种气氛。 中国论文网 /5/view-7091969.htm   如今的大城市,过年倒比平日还要清静。人们是不是怕冷,都缩在被子里?汽车也放了假,在需要热闹的时候偏不肯出门。看着陡然空旷起来的街道,不禁让人生出柳宗元之所谓“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杞人忧天,我总担心这样搞下去,有一天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春节,会被自己彻底地冷落掉。鉴于此,便倍加怀念起家乡小镇的节庆氛围来。   除夕日,大扫除,小镇人特别认真,桌椅门窗,必抹得纤尘不染。扫除古时叫扫尘,所谓“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这是一种爱清洁讲卫生的光荣传统。中华民族,子孙绵延,脉胤不息,此举功不可没。   初一天将拂晓,便有爆竹若春雷频频炸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节庆的序幕拉开啦!新一年的好阳春开始啦!爆竹响过,气氛便出奇地好。出门一看,但见满街满巷,厚厚地铺着一层耀眼的彩纸。想起汪曾祺先生为我画的一幅国画,题款是“千山响杜鹃”。杜鹃如爆竹,响成一片红。放鞭炮的历史,若从老祖宗烧竹子的传说算起,恐怕一万年都还打不住。不过,用红纸卷硝药制成鞭炮,那是发明火药以后的事。如果说祖先烧竹子弄出响声是为了驱魔赶邪,而今天的爆竹声则更多是为了制造一种吉庆氛围。目前,我看没有哪种声音能替代爆竹的这种功能。如果按上级提倡的以老百姓高兴、老百姓满意为出发点的话,则这项老百姓喜爱了千百年的活动,最好不要禁绝。至少,除旧迎新的日子,让它响个够。千百年来,中国的老百姓都说,风送和顺,竹报平安,那是一种大欢喜啊!   贴春联的前身是挂桃符。桃木片上写着神荼和郁垒两位勇力无比的神人名字,悬于门旁,以避邪驱灾。后来改为书写对联,据载,五代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对联。后经历代文人推波助澜,春联已成为一种极为灿烂的文化景观。有一年,一位家在山区的同事要回乡过年,要我为他写一幅春联,提出既要有山区特点,上下联的开头还要藏有“春节”二字,于是我颇费了一番功夫,拟成一对,上联是“春来也,欣闻爆竹声声山鸣谷应”,下联为“节至矣,喜看蜂蝶款款林茂粮丰”。节罢归来,这位同事说,贴对联那天,一村老幼都来他家看热闹,家人很觉脸上有光。   与贴春联相伴相生的是挂年画、贴门签。“兰荷菊梅开满墙”,可见盛况。现存最早的木版年画是宋版的“四美图”,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现今的年画,除了表现人寿年丰、年年有馀外,还有伟人像、元帅图。百姓家中,大小门楣,还贴一种小小红纸片,叫做“门签”,一般是四个字:迎春纳福、四季平安、出入亨通等等,有风来时,门签便一飘一动,很见喜气的。年画、门签这些小物件,最能表达老百姓的喜爱。   守岁。古人极为重视。西晋《风土纪》云:“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杜甫、白居易都有关于守岁的诗,苏东坡则说得最生动:“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如今的守岁简单了,因有中央电视台的精彩晚会相伴。   家乡有一句俗话,叫“乡里狮子乡里跳”。 乡里狮子大约是狮被上缀着许多绿色的须须,于是便有一个很亲切的名字:“青草狮”。青草狮自然没有城里的醒狮那般威猛,但也不是没有一点看头的。遇上个把发了财的杂货铺主人,也会从那二楼上伸出一挂封包来,封包由一片菜叶掩着,让青草狮演出一堂“抢青”的好戏。乡人说,抢青用凳子不算本事,他们几十条汉子,一齐赤膊了上身,发一声喊,登时便扎成一架“人梯”。汉子们大冷天何以要赤膊上阵呢,我想原因不外乎二,一来可以在众人尤其是在相好面前亮出那饱满的筋肉,二来任从那楼上的爆竹倾泻而下,落在光膀子上,无挂无碍。人梯扎成,青草狮便在阵阵急锣猛鼓中打起精神,踏着汉子们的肩膊,一路舞将上去,直到出够风头,才把那“胜利果实”咬在嘴里。还有一种无须扎人梯就能抢到的“水青”,是在铺子门前摆一张桌子,放置菜叶、封包,还有一盆水。青草狮便围着桌子跳跃腾挪。我们都喜欢挤到前面去看,但每次都得付出代价――那狮子舞到兴浓时,咬起那盆水,猛地将头一甩,“唰――”,转眼间我们都变成了落汤鸡。   正月初一到十五,是走亲访友的好时光。对此,乡人有个文气十足的说法,叫“行村”。大人挑着一担装满粑粑、腊肉的箩筐在前头走,娃儿们泼猴一般在后头跟。大人们说,小娃儿跟着去行村,既练出了脚筋,又学会了礼数,用现今的话来说,是“很能锻炼人”的。脚筋问题,倘是平日,娃儿们走乏了是要抱怨的,但此时就不同了,前面有一批又一批的“利市”在等候着,娃儿们积极性大抵还是有的。再说一路上不乏有好景色看,“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加上会有个把冒失的娃儿将麦苗叫成韭菜,一路说笑,自是其乐无穷。在大人看来,更为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