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的廉洁从政思想
曾国藩的廉洁从政思想
摘 要:曾国藩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人,是封建官场的楷模。在晚清政治腐败的大背景下,身为理学大师的曾国藩之所以能做到洁身自爱,廉洁从政,是因为其深受儒家思想的理欲观、公私观和义利观影响,崇尚“灭人欲,存天理”的理欲观、以公灭私的公私观和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曾国藩的廉洁从政思想对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论文网 /4/view-7095017.htm
关键词:廉洁;俭德;价值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011-02
廉就是清廉、廉洁,是指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为人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拒绝一切贪腐的行为。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廉主要是对从政者的道德要求。儒家思想所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八德中,廉是唯一对官吏的道德规范。《管子》把“礼、义、廉、耻”看成是维系国家生存发展的四大精神支柱,称作“国之四维”。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廉政是关系到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廉是政之本,是官德的首要之义,是官吏应遵循的首要准则。
一、曾国藩对廉洁从政的重视
曾国藩身处晚清内忧外患的败局,鉴于当时满清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所引发的严重后果,曾国藩对当时官吏的廉洁问题是高度重视的。对于国家和政权而言,曾国藩认为吏治腐败、官吏鱼肉百姓是造成民心涣散的重要原因,而民心一旦涣散,则将导致大乱亡国。曾国藩认为廉洁对于个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他意识到只有做到廉洁,才能在下属面前树立威信,得到拥护爱戴,各级官吏才不敢怠慢。曾国藩办理团练初始时就说:“自度才能浅薄,不足谋事,唯有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时时自矢,以质鬼神,以对君父,即借以号召吾乡之豪杰。”[1]104在带领湘军作战的十多年里,曾国藩始终能做到以身作则,借此希望以自己的廉洁影响幕僚和属下,从而形成清廉的风气。“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我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答圣主。”[2]336曾国藩也总是以廉字告诫营官,廉是使兵勇畏服的首要之义,“欲服军心,必先尚廉介;欲求廉介,必先崇俭朴。不妄花一钱,则一身廉;不私用一人,则一营廉;不独兵勇畏服,亦且鬼神钦伏矣。”[3]438
二、曾国藩的廉洁从政之道
要做到廉洁,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欲观、公私观、义利观。作为理学大师,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的理欲观、公私观和义利观影响,崇尚“灭人欲,存天理”的理欲观、以公灭私的公私观和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曾国藩总结“居官四败”中的一条就是“贪鄙无忌者败”。贪欲是产生腐败的人性根源,贪欲使为官者不讲操守,不讲道德,如果不能克制贪得无厌的欲望,那么最后只能招致身败名裂的下场。曾国藩清醒地认识到“欲乃心中之贼”,“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4]1082。如果贪欲不加以克制,必定会滋生腐败,所以,要做到清廉,首先要谨防心中贼――贪欲。曾国藩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提醒自己要戒除私欲,“至方寸检点,则惟是急功、近利、穿窬、乡原、鄙夫数大端,以免此为至幸。大抵皆是人欲之私,更无所谓天理之私。”[5]3066曾国藩在书信中说:“为利而出,大节一亏,终身不得为完人矣。”[6]84曾国藩以此告诫那些做事只想着私利的人,莫生好利之心,不要贪利忘义。
此外,曾国藩认为要做到廉洁,必须要崇尚俭德,这是因为自古以来贪污腐败与官员的生活奢靡是分不开的,所以,曾国藩主张廉洁需从俭朴做起。要做到廉,还必须戒奢侈奢靡,崇尚俭朴,曾国藩虽位居高官,但他始终过着俭朴、清淡的生活,“疏食菲衣,自甘淡薄,每食不得过四蔑,男女婚嫁不得过二百金”[7]2785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到了晚年,曾国藩依旧在“俭”字上痛下功夫,他因自己耗费八两银子打了一把银壶而羞愧不已:“李翥汉言照李希帅之样打银壶一把,为炖人参、燕窝之用,费银八两有奇,深为愧悔。今小民皆食草根,官员亦多穷困,而吾居高位,骄奢若此,且盗廉俭之虚名,惭愧何地!以后当于此等处痛下针砭。”[8]1368曾国藩在家书中总结自己的官宦生涯说:“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9]324曾国藩不仅自己如此,而且也告诫家人要奉行崇俭戒奢的生活,唯恐仕宦之家“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染上骄奢淫逸的恶习,他在家书中反复叮嘱:“家败,离不得个奢字。”[10]601正是有鉴于廉对于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性,曾国藩把“居官以不要钱为本”列为“八本”的家规之一。同时,曾国藩也用俭字严格要求官吏将领们要做到俭以养廉、廉洁奉公。曾国藩在《劝诫委员四条》中规定:“一曰习勤劳以尽职;二曰崇俭约以养廉;三曰勤学问以广才;四曰戒傲惰以正俗。”[11]44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