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塞上古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越塞上古城

穿越塞上古城   从苍茫的塞上古城银川返回青翠葱茏的北京,已是落日时分。垂柳、碧湖、楼群,还有大街上穿梭的巴士、人流,都被天边的霞光染成酡红一片。暮色渐临,霓虹灯次第亮起,古老的皇城被装扮得多姿多彩。可我的心儿,却还留恋着边城塞上那片雄浑与粗犷所创造的顽强生命与厚重文明…… 中国论文网 /5/view-7161425.htm   水洞沟文明   三月的塞上宁夏,正午阳光炽热而晃眼。天边的云朵在前面召唤着我们,车子在青银高速上已经追赶了两个小时。放眼车窗外,四周灰蒙蒙的一望无际。除了荒碱地还是荒碱地,一两排新植的小树摇摆着稀疏的叶子,这怎能掩盖得了这里的空旷与荒凉?   忽地,车子轻轻停下。眼前,一座笔直的古堡大门扑进眼帘。蓝天和黄土之间,仿若从高空抛下的一个巨大“目”字,突兀地横躺在黄土荒野之上,没有任何修饰,哪怕是一点点的绿色过渡都没有。这是四尊牵手相连的人类高大塑像,线条干净,表情庄重,特别是紧紧抿着的宽厚嘴唇好像要说点什么却又一声不响。一派的灰黄与简约书写着一派的雄浑与古朴。正是远古人类壁画中的形象呀。这儿是宁夏银川的水洞沟遗址博物馆,也可以说是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走进博物馆,迎面的是一群远古人类的塑像群。我们静静地聆听,希望能听见那伴着来自远古时代的脚步声和狩猎的呐喊声。而这一切都那么静寂,只有导游女孩清脆的讲解。   位于宁夏灵武市的水洞沟地区,三万年前曾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中间又经历了几多波折变迁,谁也不知晓。直到1923年,大清王朝刚刚结束不久的民国年间,两个名叫德日进和桑志华的法国生物学家来到了水洞沟,他们本意淘金,未曾想却误打误撞发现了一批远古时代的文物。在当地一家名叫张三小店的帮助下,凭着专业素养,他们沿着河沟侧面垂直向下挖开,一层一层出土了大量不同时代的石器和古生物化石。欢呼声传过来,水洞沟成了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遗址、史前考古发祥地。此后又经过多次考古发掘,这里共计出土石器达五万多件、动物化石上百件。看着馆中陈列的野驴、鬣狗、羚羊、牛、马等动物遗骸化石,我们仿佛看见了水洞沟人在水丰草茂的林间狩猎嬉戏的场景。石杵、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石叶片、雕刻器等,剥皮、切肉、砸骨、烹煮,仿佛还沾着水洞沟人昨日的生活气息。而那些被精心制作、穿孔成串的骨制饰品,不知又曾挂在哪位美少女的脖颈上,随着跳跃的脚步甩动不息。如此精湛的制作工艺,如此精美的石制工具和装饰品,在同时代堪称世界最高水平。   博物馆运用展陈、灯光、影像等手段,全面展示了史前水洞沟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场景。如果不是那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也许水洞沟人还将在这里留下更加辉煌的文明。可是,那场灾难又将水洞沟人驱向何方?用心去体会水洞沟文化,那产生于荒蛮而影响于后世的史前文明,留给今天的现代人又是几多思考。   土夯长城   实景体验了三万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前去探秘五百年前的明代地下兵城。这一路的穿越旅程着实令人振奋!藏兵洞未至,我们先遇到了明代的土夯长城。   水洞沟地区是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地带,在大自然长期的风化水刮雕蚀之下,一处处奇崛的“雅丹地貌”令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旷古玄远之叹。眼前的明代土夯长城,蜿蜒于岗峦层叠和山涧沟壑之中,似巨龙起伏,蔚为壮观。风化的缘故,倾圮十分严重,但其昔日雄风仍然可见。据说,明代为了防止鞑靼和瓦剌贵族的南侵,在两百多年间一直在修筑长城。为使长城易守难攻,修筑长城时,不仅依山傍水、就地取材,“挖深沟、筑高垒”,还有意将“草茂之地筑于其内,使虏绝牧(不能到长城以外放牧),沙碛(沙漠)之地筑于其外,使虏不庐(不能设帐篷或盖房居住)”。长城一定程度上貌似融绝了杀戮与野蛮,但也隔绝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流。所幸的是宁夏长城段的内侧又修筑了一条“宁盐大道”,即今天的银川市到盐池县的运输大道。自从清水营“马市”设立以后,“商贩满关隘,茶船遍江河”,倒是延伸了最初满足戍军后勤供应之需。“宁盐大道”在客观上成为了有武装保护的茶盐客商来往的“黄金商道”,促进了明朝周边各民族的交流交往。这恐怕就是走西口的前身吧。据史料记载,当年康熙皇帝御驾亲征新疆噶尔丹的分裂叛乱,正是沿着这条“宁盐大道”,摇旗挥进,西渡黄河,到达宁夏府城今银川的。   历史的穿越真的很奇妙。明明曾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边塞军事要地,如今倒成了旅游胜地。长城墙体下的堑壕成了荒漠中难得的水渠,滋养了一方百姓,也成了今人荡舟游玩的所在。当年运送战地物资的骆驼也成了游人体验的代步工具。一切的山川河流,一切的人为凿痕,在时光的无涯里悄无声息地演变,直至积淀成为我们看到今天的遗址样子。我们惊叹于自然的造化,更慨叹世事的无常。   好吧,我们也试着骑骑乖巧温顺的骆驼。边关的风很大,阳光十分强烈,人们的皮肤都被涂上了古铜色。只有那两道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