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撞皇帝不要紧,只要主义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顶撞皇帝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顶撞皇帝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明朝官员公认最惊险的事,莫过于从朱元璋手里逃命。本着“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原则,朱元璋把明初这个经济重振的激情建设年代同时变成了官不聊生的恐怖岁月:朝中掀起连番整肃风暴,每场大案都是数万官员落马。就连大明乡村的田间地头,经常灿烂金黄的庄稼地上,也满是穿囚服干活的苦汉子――他们全是接受劳动改造的干部。 中国论文网 /5/view-7202117.htm   在这样的年月里,犯到朱元璋手中,还想活,真难。明初最伟大的学问家宋濂只因自家孙子和大奸臣胡惟庸吃了几顿饭便被下了死牢,全靠太子苦苦哀求、马皇后气得绝食,这才让朱元璋稍抬手,把死刑改成了流放。这都是逃生成功的奇迹了。   可偏有一个人创造了更大的奇迹:朱元璋在保和殿上复核死刑犯,偏巧认出了他。正惊讶间,却猛然一阵轰鸣,只见本来晴朗的天空电闪雷鸣,半天干打雷不下雨。朱元璋傻看了半天,立刻满脸严肃地冲他拍板:难道你有冤情?刚说完这话,轰隆的雷声立刻停止,于是此人平安得救。   这个幸运儿就是被朱元璋送了绰号“快口御史”的韩宜可。   刨去史籍中的神话色彩,韩宜可之所以能被朱元璋亲手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并非因为他多会来事儿、多得宠,恰恰相反,他是一个经常惹朱元璋上火的官员。   祖师爷   韩宜可是明朝言官的祖师爷。在号称“士风刚烈”的明代言官群体中,无论是大骂万历吃喝嫖赌的牛人,还是上《治安疏》气疯嘉靖的海瑞,都不约而同地对韩宜可表达过由衷的赞叹。海瑞当年骂了皇帝下了诏狱,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受尽折磨,还不忘吟诵韩宜可的诗篇来自勉。人生最黑暗的岁月,正是韩宜可的精神陪他度过。   更常见的场景是,明朝三百年间,每当有御史惹恼了皇帝、被拖出去杖责的时候,好些人被打得皮开肉绽,依然强硬地说“就是打死了我,我也要做快口御史韩宜可”,似乎每次重复这个名字,就可召唤无穷的力量。   之所以有如此大威力,是因为韩宜可的人生业绩实在给力:敢招惹朱元璋。   言官是有特权的,但在洪武时代,这也是个高危职业。某位倒霉的御史只因跟朱元璋顶了几句嘴就被问了死罪,后来朱元璋编《大诰》时又把他的事迹编进去,硬给加了个诽谤罪。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韩宜可却不懂察言观色,不怕坐牢杀头,更不体察领导心思,不会作秀唱双簧,从来都是忠诚敢言,多次犯言直谏,闹得朱元璋的愤怒指数不断突破历史新高。   朱元璋曾经极度器重胡惟庸。一天,胡惟庸与御史大夫、中丞亲热地围坐在朱元璋身边聊天,君臣其乐融融的景象正热闹,韩宜可却蹿出来,当着朱元璋的面大骂胡惟庸结党营私、专权误国,应被斩首。朱元璋气得不行,骂道:“快口御史,敢排陷大臣耶!”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这个喷子竟然敢骂我的大臣!   于是,这个喷子当场被锦衣卫拿下。好在朱元璋还算冷静,事后又把韩宜可释放,打发到陕西按察司工作。这番顶牛立刻令韩宜可名满天下,平日出门办事,沿途都有人围观。   但在韩宜可勇敢的一生里,这只是个光辉的开始。而后他的官场表现可用一句话来形容:生命不息,顶牛不止。   当时陕西正全省严打,抓了一万名犯人,准备押送到朱元璋老家凤阳开荒种地。这是桩可以顺便拍朱元璋马屁的美事,可程序走到韩宜可这里就被强硬叫停了。韩宜可还写信给朱元璋说:现在陕西官员办案不分轻重,一抓一大片,应该重新审核,纠察其中有没有冤假错案。这一番猛喷气得朱元璋在宫里大骂:都把这人打发到陕西去了,还是封不上他那张嘴!   幸亏韩宜可的老恩师、一位一向被朱元璋器重的大臣平生唯一一次向朱元璋开口求了情,况且朱元璋也清楚,韩宜可一直是个既有个性又认真的人。当年元朝征召他,因为愤恨元朝腐败不可救药,他坚决不去;人明后,他先做山阴教谕,出名的治学认真,后来跑到楚王府做秘书,同样干得兢兢业业。本着人才难得的原则,从不吃亏的朱元璋还是可以忍。于是,他欣然接受了韩宜可的意见,下令复查,果然查出了大批无辜者,洗清了好些冤屈。   自那以后,韩宜可彻底来了精神,工作中更是火力全开,只要发现不法行为,犯到自己手里的就铁面无私严办,犯不到自己手里的则火速上奏揭发。不管权位再高、官位再大,没他不敢惹的人物。他的仇人榜上既有北方各路藩王,也有各色权贵重臣,他也因此落了一个响亮的绰号:天下第一敢言。   这番英姿飒爽名扬一时,更被后世诸多言官效仿。可惜,很多后世同行们不过学了个皮毛。因为韩宜可最得朱元璋敬重的一条,不是他的敢骂,而是他的讲原则。   业界良心   明朝言官形象比较负面,因为好些言官只会骂人,自己什么都不会,别人干活却指手画脚,而且越是关键时刻,他们越是乱说话捣乱。   韩宜可却不这样,他人生中的重要信条就是对事不对人。无论他骂得多厉害,却既不为私人恩怨,更不为个人荣耀升迁,始终一心为国。   而且,比起明朝其他言官火爆刚烈的形象来,韩宜可在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