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20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
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
(2015-202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66号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城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达70%;
——鼠、蚊、蝇、蟑螂密度达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的城市比例达90%以上;
——国家卫生城市比例达90%,省级以上卫生镇比例苏南、苏中、苏北分别达90%、50%、20%,80%以上的镇达到省级以上生态镇标准。
到2020年底
——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以上,新增生态户厕2万户;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90%;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2%,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行政村达50%;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实现基本全覆盖。农村水质监测实现乡镇、水厂全覆盖,水质合格率达85%;
——城市建成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黑臭河道比例小于5%;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城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达80%;
——鼠、蚊、蝇、蟑螂密度达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的城市比例达100%;
——国家卫生城市实现全覆盖,省级以上卫生镇比例苏南、苏中、苏北分别达95%以上、60%、30%,90%以上的镇达到省级以上生态镇标准。
三、重点任务
本行动,以“”、“三整治” “双提升” (简称“32”行动)为主要内容。建立卫生厕所建、管、用并重的长效管理机制GB 5749-2006)规定的全部106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县级地区具备水质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
(二)推进“三整治”,营造整洁健康的环境。
1、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全面整治露天粪坑、畜禽散养、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现象,整治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闲置宅基地及闲置用地,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平整、硬化道路,强化路面保洁,疏通边沟,清理草堆、粪堆、垃圾堆,统筹建设晾晒场、农机棚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整治占用乡村道路晾晒、堆放等现象。推进河道沟塘清淤疏浚,突出整治污水塘、臭水沟,全面清理河道沟塘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加强日常保洁。规范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处置,加大白色垃圾治理力度。强化秸秆禁烧监管,开展秸秆还田等资源化综合利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类污综合治理利用,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继续推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2、整治城市薄弱部位环境卫生。加大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重点地区市容顽症的整治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解决马路市场、废品收购站、露天烧烤、路边洗车、占道经营、夜市摊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全面清理垃圾渣土、露天粪坑、黑臭沟塘、残墙断壁和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挂、乱涂乱画,整治乱设加工、维修、经营站点等问题,规范广告设置,规范摊点设置,规范车辆停放。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善卫生设施,加强日常管理,消除垃圾乱堆、污水漫溢等现象,取缔市场周边占道经营、倚门出摊等行为,严格活禽市场准入,监督规范活禽市场秩序,逐步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加强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地区的卫生管理,全面推行“市容环卫责任区”,保持市容和社区卫生整洁美观。以降低雾霾发生频次为重点,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坚持源头管控,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工业废气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等工作,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3、整治重点场所、地段环境卫生。加强学校、托幼机构、车站港口、建设工地、流动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乡镇集市以及旅游景区(点)环境卫生的管理。加大对小餐馆等“五小行业”的卫生管理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