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选择题。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新物种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突变,选择和遗传的综合作用
C、用进废退的结果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的综合作用
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因为()
A、地理隔离的结果 B、生殖隔离的结果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果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下列关于共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生物与无机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狮子和斑马通过捕食关系进行着
A、相互选择 B、相互竞争 C、食物交流 D、能量交流
恐龙类动物是中生代时期最繁盛的一类大型爬行动物,但是到白堊纪末期尽殁于世。从生物进化角度而论,恐龙这类动物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A、食物不足 B、防卫能力不强 C、环境变化 D、生存斗争失败
1937年某人把原产于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那里气候较寒冷。最初三叶草的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对这一事实作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不耐寒冷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 C、三叶草再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D、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该现象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8.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地学水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长期添食树缝中蚂蚁反复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9.到了寒冷的冬天,枫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是郁郁葱葱。这说明
A、枫树不适应寒冷环境 ,松树适应寒冷环境
B、它们都能适应环境
C、枫树适应寒冷环境 ,松树不适应寒冷环境
D、它们之间进行着种间斗争
10.鲱鱼在夏季如遇干涸,常藏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苏”,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是一种生存斗争的表现 B、这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C、这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D、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1.某地区人群每10000人当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若一女性患者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A、1 ﹪ B、0.5﹪ C、1/8 D、1/4
12.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
①基因突变 ②过度繁殖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⑤自然选择 ⑥隔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3.关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正确的叙述是()
A、原始生命→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自养型原核生物→需氧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B、原始生命→自养型原核生物→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需氧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C、原始生命→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需氧型原核生物→自养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D、原始生命→需氧型原核生物→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自养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14.使用农药来防止棉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拆,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C、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棉红虫的抗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