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重难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重难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及概念图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生活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 1.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鳍与尾部的摆动。 2.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注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3.空中: 飞行, 注: 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方式: 鼓翼飞行 鸟类在飞行时常常是鼓翼飞行与滑翔交替(省力的方式)进行 二、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1.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1)骨的种类:按形状分为长骨:股骨和肱骨;短骨:腕骨;扁骨:肩胛骨和肋骨;不规则骨:椎骨。  (2)骨的结构: 骨膜: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会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      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骨干中央的空腔(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骨髓,骨髓有两种:      红骨髓:幼年时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黄骨髓:成年时骨干中央的腔隙内(骨髓腔)的骨髓被脂肪取代转化为黄骨髓, 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 (3)骨的生长          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②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变化: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2)关节: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①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头 关节面 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②关节的特性:强调结构与特性相适应    灵活性: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和摩擦 B.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牢固性:A.关节头陷入关节窝内B.关节囊包绕关节C.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内有韧带加固 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就是脱臼 3.骨骼:全身的骨(206块)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 骨骼肌:运动中收缩产生的力起动力作用 5.躯体运动的形成: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的。 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 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如屈肘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群处于收缩状态,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群处于舒张状态,伸肘时,情况相反。没有骨骼肌的这种协作关系,要完成一个准确的动作是不可能的。 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位置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可见,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场所:线粒体)。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 散发气味等。 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本能和学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 1、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或行为的获得途径),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本能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以适应 相对稳定的环境。 实例:蜜蜂采蜜、蚂蚁筑巢、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 2)、后天学习行为:它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它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不仅受遗传物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