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 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文成公主 遣唐使与鉴真 民族团结 时代背景:唐朝统一中原后,面临如何处理与 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民族政策:唐太宗以诚相待,“爱之如一” 典型事例:文成公主入藏 背景:7世纪初,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借鉴 鉴唐朝制度,积极与唐朝发展友好关系。 松赞干布陵 内容:带去大批汉族工匠,各种粮食和蔬菜 种子,各类文献,传播中原文化技术,改革 落后习俗。 意义:加强唐朝中央与吐蕃的政治关系,促进 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蕃会盟碑 大招寺全景 大昭寺 它是拉萨老城最醒目的建筑。??? 金顶前面的金色法轮和两匹卧鹿是它的重要标志。??? 寺正面总是有许多信徒全身伏地,朝圣拜佛。这是一座7世纪中叶的古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一座吐蕃时期建筑。在游览寺庙时,需要注意的是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行路遇到寺院、玛尼推、佛搭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走反了方向会有罪过。 小昭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为佛陀12岁时之等身像,是文成公主由长安携带进藏,成为西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后移至大昭寺,又将公主携带的另一个尊佛移至小昭寺。 小昭寺与大昭寺为同期修建,据说是文成公主入蕃时,从内地召来建筑师修建的,所以小昭寺的早期建筑系仿汉唐风格。后几经火焚,现存的小昭寺为晚期作品,是黄教格鲁派上密院的修法之地。 拉萨小昭寺 十二岁释迦牟尼像 小昭寺大殿的侧面台阶 中外交流: 时代背景: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主要事例: 日本派出遣唐使 日本遣唐使出发点 目的: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制度 概况:共13批先后到达 中国;留学生带回所学 知识和大量中国文献典 籍。 作用:推动日本政府仿 照唐朝律令体制进行改 革、促进日本社会进步 、传播中华先进文明、 促进了中日两国睦邻友 好。 遣唐使船 鉴真东渡 鉴真和尚俗姓淳于,是扬州江阳人。十四岁时,在崇尚佛教的父亲的影响下,他出家为僧。由于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当他四十五岁时,已经成为了名扬四方的高僧。 当时,日本受中国的影响,大力提倡佛教。除了派遣大量的谴唐使来中国学习以外,他们还打算聘请中国的高僧去日本传授戒律。带着这个目的,两位日本僧人枛荣睿和普照来到了中国。 他们先在长安、洛阳学习佛法,听说鉴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僧,就在公元742年来到了扬州,请求他去日本讲学。鉴真被他们的诚意打动,便问座下弟子,有谁愿意前往。但弟子们觉得路途遥远,又隔着大海,便无人应声。这个时候,鉴真对他们说:“为了传播佛法,怎么能顾惜生命呢?你们既然都不愿意去,我去吧。”徒弟们见师父的态度这样坚决,都很感动,纷纷表示愿意随师父前往。 但是,鉴真的东渡并不顺利。由于唐朝的法律规定,未经政府批准,私人是不允许出国的,因此,鉴真用来东渡的船只等物好几次被没收。加之海上风高浪急,当时的航海技术也不十分发达,所以,前五次的航行都失败了。 尤其是在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第五次东渡时,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浪。船漂流到浙江海面,在一些小岛附近避风。可等他们再次试图航行时,海上的暴风又突然到来了。海面上风浪不断,乌云蔽天,把海船吹得忽上忽下,船里的人也被折磨得呕吐不止。不久,淡水用完了,他们只好饮海水,导致许多人腹痛难忍。船一连在海上漂流了14天,终于靠岸了。这时他们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振州。 此时,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先是日本僧人荣睿因旅途颠簸,患病去世了。接着,鉴真由于南方暑热,得了眼病,双目失明。不久 追随鉴真多年的弟子祥彦也病死了。 但是,这一系列的打击并没有吓倒鉴真,相反,他东渡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他返回扬州,开始准备第六次东渡。 公元752年,日本遣唐使团再次来华,正式向唐玄宗提出聘请鉴真前往日本传戒。尽管扬州的僧人十分不愿意鉴真再去冒险,可鉴真还是做出了决定,在弟子们的帮助下离开了寺院,登上了日本遣唐使的船,开始了第六次东渡。 苍天不负有心人,公元753年,鉴真所坐的船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岛。自从公元742年鉴真接受日本僧人邀请,开始东渡以来,前后经历六次准备与航行,凡十二年,方才获得了成功。而此时的鉴真,也已经六十六岁了。 鉴真一行的到来,极大地震动了日本各界。不断有人到鉴真所居住的奈良东大寺拜谒慰问,天皇也下令将在全国传授戒律的大权托付给鉴真,并且还为鉴真建造了一座新的寺院,称撎普刑崴聰。从此,鉴真就在这个寺院中讲律授戒,唐招提寺也成为了日本最有影响的寺院。 鉴真在日本度过了整整十个春秋,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和两国科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公元763年,七十六岁的鉴真在奈良病逝。日本友人将他葬在唐招提寺中,建立了他的坐像,奉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