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益元老商玉生
公益元老商玉生
三十余载倥偬,半生守望,以公益发展为志业,倡联合、促自律、育新人、拓行业空间,他未有停歇。今虽隐退,但心念犹在,一如当初
商玉生在等一场关于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大讨论。在他的想象中,它与1978年三中全会掀起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非常相似。
对于民间非营利部门究竟是什么,他觉得中国想得还不够清楚。“我一直期待中央高层对非营利部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跟支持,现在看起来还没有。”对于非营利机构的思想境界和能力水平,他也一直心存忧虑。“看看我们目前这4000多家基金会,运作得怎么样?有多大比例在正常运作?有多大比例是在混事儿?”
他对这场大讨论的等待由来已久。
上世纪80年代,商玉生成为中国较早专注于第三部门研究的知识分子,他曾伴随改革开放脉搏走在前沿,尝试在研究和实践中寻求第三部门所需的各种突破。徐永光1989年创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时便与商玉生结识,他说,“商玉生的目标非常坚定,要推动民间公益,或者说公民社会的发展。”
如今,商玉生已77岁,疾病伴身,行动多有不便,很少现身行业活动。面对当下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状态,他坚持认为,中国需要这场大讨论。
低调的核心人物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我们去照。”1990年8月末,第一次民间基金会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在承德召开,到商玉生发言时,他引用这句来自日本同行的话,向中国同行介绍第三部门的功能和定位。对于中国来说,要让诗一般的浪漫表达变成现实,官民双方都需要足够的耐力、魄力和想象力。
1992年年初,已辞去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邓小平不得不再度出面,他视察南方数地,沿途发表一系列讲话,让“姓资姓社”之争得以平息,为改革开放再作推进。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大批供职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打消顾虑,在这一年下海创业,如潘石屹、郭凡生、冯仑等人,在商业领域被称为“92派”。
比“92派”的出现更早,思想解放的80年代,大批知识分子挣脱枷锁,试图将刚刚从灾难中重生的国家拉上发展的正轨。在公益领域,朱传一、商玉生、徐永光、杨团等人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专业研究与实践,他们相信,民间力量可以参与塑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与后进公益人明显不同的是,“立足行业,以推动第三部门发展为首要目标”成为这一代公益人的共同特征。
商玉生翻出一本黄旧的“白皮书”―《第一次民间基金会经验交流与研讨会资料汇编》,其中清晰记录着当时他们对第三部门的认知与思考。
承德会议上,参会代表们对民间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面临的困难、问题都有所讨论,也提出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改革。如今看来,无论理论专业程度抑或规模,这次行业大会都极为初级,但却是中国第三部门渴望成长的首次仪式性表达。1993年,商玉生又在北京香山参加了第二次全国基金会工作交流会,即“香山会议”。
在这两次行业会议的铺垫下,一些较为活跃的基金会组成代表团,在1994、1995年先后两次走出国门,赴美交流学习。商玉生参加了第二次访美,并在回国后主持编写了《美国基金会研究》,对美国第三部门的基本情况作了大致介绍。
“从90年代开始,商玉生就是推动民间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核心人物。”徐永光说。但这个核心人物的表现形式有些特殊。
商玉生保存着一些与同行的合照,在与众人的合影中,他常常站在后排或靠边的位置,有时还会被前排的年轻人遮住半张脸。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NPI)主任吕朝与商玉生相识超过十年,他所熟悉的商玉生性格平和温厚,总是谦让。“所有的成绩他都是讲别人,讲朱传一老师,讲永光,讲杨团,实际上他做了大量的主持、协调工作,很多幕后工作都是他来组织的。”
1998年,中国基金会与NPO信息网(简称“NPO信息网”)上线。2000年,商玉生从中科院系统退休,任NPO信息网董事长。此后,无论是2005年首届中华慈善大会的举办,还是第三部门自我能力建设、自律、联合等重要理念的倡导和推动,在第三部门发展过程中,NPO信息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起到了引领作用。
这个平台创立之初,曾有多人参与其中,核心人物是商玉生和徐永光二人。《中国慈善家》两年采访商玉生三次,每忆及此处,他都会说,“徐永光注册了这个网络平台……”徐永光告诉《中国慈善家》,网站确是自己注册,“但这个模式是商老师开始运作的。”
与曾经主持青基会和希望工程工作的徐永光不同,商玉生没有大机构作背景支撑,因此,其核心影响力在表现上是隐性的。徐永光认为,商玉生的温厚对于行业来说非常必要,“他是行业的黏合剂,是行业稳定的核心,非常稳健可靠。任何人跟他合作,包括国际机构在内,都会给他高度的信任跟支持。”
知识分子的选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一个最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得到尊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