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时代的文学现状与出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械时代的文学现状与出路

机械时代的文学现状与出路   摘 要:审视一下现状,我们就可以可以发现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文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弱。文字的魅力已经不堪“唯美”图片的压力,读图时代一步一步地压缩着文学的生存空间。70年代的诗歌写作、80年代的文学青年,这一切都在电影、电视连续剧的嘲弄之下走入了生存的死胡同。社会分工――这一社会发展的既定事实挑战着慢节奏的生活,也使文学孤独地守望在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一隅,似无再次走向辉煌的可能。在这里摘要就机械时代文学的现状以及出路进行思考。 中国论文网 /5/view-7236164.htm   关键词:机械时代;文学;现状;出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1   百余年前,当文字的世界还被中国的经学所统治。士大夫们只能按部就班地从经书中寻找道德的规范,用所谓的“理”来克制自己的情,文学的合法性在于“情之正”而非文字之美。那个时代,文学的美似乎是一种梦,游走在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冷冰冰的客体理性之间,这种“蝴蝶梦”似的穿梭让人沉迷于文字所创造的世界之中无法自拔。于是乎,文字之美也就成了“道德家们”竞相批判的对象,因为它会毫无救药地使人疯狂迷恋我们内心中的情而忽视现实中的道德伦理。   但是到了近代,所谓“道德伦理”与西方生活方式的引入产生了巨大的摩擦。无数的年轻人在国家民族至上的崇高目的之下实践着时代的精神。文学成为一种发泄的工具,也是呼唤对新生活的向往。此时,文学的黄金时代来临了,任何人都可以把文学当作充实自己的工具。纸媒的炒作也将文学的传播发挥到了极致。各种流派辉煌地展现在各种舞台之上,甚至梁启超、鲁迅等人将文学当作了改造国民性、启迪人智慧的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但是到了现代,无论是出版的纸媒还是电脑网络上的文章,似乎都少有人问津。网络时代的推波助澜让图片成为表达更为有力的工具,一张图片顶得一万句真理的思维让大多数文学的支持者倍感压力。   对于这种文学的退场,理论家给出了多种答案。但是我以为,这本身就是机械时代文学发展的一个环节。事实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机器的大规模使用使得社会的发展方式呈现出了追求效率、追求速度的状态,无论是人的生存方式还是工作方式都受此影响颇深。一个九十年代来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可以凭借力气挣足钱,但是到了现代一个仅拼力气赚钱的人一定会倍感压力。社会的分工也使得每个人必须按照社会的客观要求做出个人选择,要么服从机械时代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专注于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或是被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淘汰。这时,文学所具有的全系全景的感悟与体会的特性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你可以说你读文学作品是为了消遣,但消遣的目的绝不是为了体会别人所体会之感受。就算你有心去了解,那你的生活背景和所处环境也可能与作者的风马牛不相及,乏味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相对于文学的没落,视觉艺术的兴起则在另一个层面上说明了社会分工的作用。要知道,文学的灵魂在于原创,在于个人对于环境、时代的富有深情的表达。而文化工业则挑逗起了人最为原始的欲望――或逗人哈哈一乐、或使人痛哭流涕。文学本身也有传递情感的作用,但是好文学的标准是话语之中的蕴藉,而不是表现出来的浅薄媚俗的滥情。这就是文化工业带给人创作思想的变化,文学创作的不好可以说作者是无心无意地写作,但是电影拍不好就可以说是纯粹为了商业的利益。冷冰冰的创作目的――挣钱,成了视觉艺术最为主要的动力,再也没有那种为了纯粹的无功利为目的的文学创作了。   也许你会说,时代也会赋予文学以市场化、视觉化的特征。但是,炒作电影也可让资方赚的满钵、可以让作者享受高物质的回报,可是我们的读者呢?是否在炒作中享受过相应的待遇。或许文学本身就不应该用“利益”来衡量,一个体会感悟相对枯竭的时代尽管再被伪装,也能被有心有意的读者所察觉到。   当然,文学本身就是一种“通才”式的思维。文学藉以生存的交往工具――文字本身不应该打上任何的时代的、工具化的符号。你很难想象一个文学家毫无表情地写作着他的作品,更不可能表现着文学的专业知识。这就是社会分工所赋予文学的技巧――如何用漂亮的文字哗众取宠与讨好人的欲望,与表达作家的真情实感之间的矛盾。当今社会,任何人的生存在于“此在”的人能否对于社会有意义。如果把文学套用上工具论的思维,“有用”的文学当然是符合市场利益的、能够炒作的工具之一。但是,谁会满足于白纸黑字的出版印刷物,或者电脑前符号呢?这种社会分工状态下的所谓“文学”思维,只能使文学离它所内在要求的目标越来越远。   文学的新生并不意味着像市场屈服,就如好的艺术品不能被金钱和科学所亵渎一样。文学是属于大众的艺术,而不是摆在橱窗里的神话。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脱离人本性的需求,人也不可能绝对地追寻着物质上“时尚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