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滴水之恩》阅读.docVIP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滴水之恩》阅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滴水之恩》阅读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滴水之恩》阅读   推荐理由: 中国论文网 /9/view-7255011.htm   选文运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表现陌生人之间友爱。试题考查全面,重点突出。第1题,题干中的提示,既体现了本文的叙事特点,又降低了试题难度。第2题,围绕次要人物设题,考查考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设题细腻、巧妙。“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这个提示降低了试题难度,有助于引导考生有目的地深入阅读文本,体现了命题人对考生水平、试题难易程度的精确把握。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枝,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话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人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30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说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的一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来。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尽管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人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对他的帮助会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