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内利的琴是一个“野孩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瓜内利的琴是一个“野孩子”

瓜内利的琴是一个“野孩子” 斯特拉迪瓦里制于1717年的“Piatti”小提琴 中国论文网 /7/view-7238697.htm   大部分的古董收藏品,如古玩、字画、书籍等,往往让人珍若拱璧,只是偶尔把玩欣赏,试想应该没有哪位收藏者会将一只明朝的碗用来盛饭吃吧。然而,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古董,虽然每件价值动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却是每天都会被拿出来使用的――或者可以说,只有通过使用,它们的价值才能够得到延续,否则甚至有可能贬值。这便是弦乐演奏家们手中的乐器,它们也由此成了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一类古董。   2015年底,历史悠久的艺术拍卖行佳士得在上海和香港举行了“音乐的艺术:私人收藏珍罕意大利乐器”私人洽购展览,展出了八把珍贵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包括安东尼奥――1670年代至1730年代,总价值高达六千万美元。 斯特拉迪瓦里制于1705年的“Baron Von Der Leyen,Ex-Klaveness”小提琴   新闻发布会上,佳士得装饰艺术部国际执行董事保罗Paul Cutts)先生介绍了意大利小提琴制作工艺的历史以及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内利的作品,并在会后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内利,这两位大师的名字早已成了顶级乐器的代名词,其作品堪称汽车中的法拉利与兰博基尼,不同的是,法拉利与兰博基尼还可以再制造,而他们的作品却只可能因为损耗而减少。保罗感慨道:“大师们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完成声音的实验,创造出最美妙的音色。他们的卓越才华与工艺使得这些乐器如此出类拔萃,展示着数学般的匀称和精确。”   安东尼奥拉迪瓦里是提琴制作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小提琴逐渐改良到至今不变的最佳形式和状态。他制作的乐器,无论是在音质、设计还是外观、工艺等各个方面都让其他人难以匹敌,在当时获得众多欧洲皇室及权贵们的垂青。斯特拉迪瓦里的制琴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1700年至1724年是他的黄金时段,现今许多让人视若珍宝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都出自这个时期,如此次参展的制于1705年的“Baron Von Der Leyen,Ex-Klaveness”和制于1717年的“Piatti”。时至今日,世界上第一流的演奏家还在争相寻觅斯特拉迪瓦里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黄金时段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价位都在两百万美金以上,其价值可见一斑。 佳士得私人收藏珍罕乐器展新闻发布会现场   朱塞佩“加农炮”,以纪念它那雄壮的声音。瓜内利一生仅制作了数百把提琴,现今仍存世的更是屈指可数,据最新统计仅一百五十把左右,和斯特拉迪瓦里的五百五十把相比少得多,这也让它的价值凌驾于斯特拉迪瓦里的作品之上。此次展品中的一把制于1736年的瓜内利“Lafont”曾属于与帕格尼尼同一时代的法国小提琴名家拉丰(Charles Philippe Lafont),后又为俄国小提琴家布罗德斯基(Adolph Brodsky)所有,后者就是用这把名琴首演了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特拉迪瓦里制于1673年的大提琴“Harrell,Du Pre”   佳士得策划这样一个珍罕名琴展,在筹备过程中一定花了不少时间吧。对此,保罗顽皮地答道:“我们准备了三百多年,从斯特拉迪瓦里出生开始!”当然了,这是一句玩笑话,实际上的策展时间差不多为一年,因为这八把名琴虽然来自欧洲同一个私人收藏家,但他把这些琴分别借给了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使用,所以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才把它们全部收集回来展出。很显然,乐器这件特殊的古董只有一直被使用,才能散发出持久的艺术魅力。此次展览中,有一把也是唯一的一把大提琴,来自斯特拉迪瓦里制于1673年的“Harrell,Du Pre”。大师一生所制的大提琴虽然在数量上远远不及小提琴,但他将自己在制作小提琴中得到的经验创造性地运用于大提琴制作上,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奠定了十九世纪以来大提琴的标准模式。出自斯特拉迪瓦里之手的大提琴和小提琴同样出色,它的穿透力很强,即使演奏最弱的音符,都能清晰地传到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 瓜内利制于1736年的“Lafont”小提琴   从这把琴的名称中,我们不难发现它曾经的主人是二十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女大提琴家杰奎琳1961年3月,当时刚满十六岁的杜普蕾在伦敦的维格莫尔音乐厅举行了她的首场独奏会。就在音乐会结束后,她收到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捐赠给她的这把斯特拉迪瓦里名琴,捐赠者认为只有杜普蕾才配得上这把名贵之琴的身价。一年后,杜普蕾用这把名琴演奏了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其无与伦比的诠释在乐坛掀起了一阵巨澜,奠定了她在大提琴名人堂中的地位。杜普雷一生共演奏过两把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这是第一把,而第二把,也就是著名的“David Duff”,现在由马友友使用。   让人惊讶的是,这把珍贵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