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爸妈心上加装防骗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爸妈心上加装防骗锁

给爸妈心上加装防骗锁   面对社会上各种层出不穷的骗术,老年人防不胜防,被骗之后,伤心病倒甚至大病一场、撒手而去的大有人在,儿女该如何保护老爸老妈不受伤害呢?五旬儿女、年迈爸妈,老人遭骗,儿女有责。 中国论文网 /6/view-7163356.htm   支招一、亲情陪伴“防火墙”   子女一定要经常对老人嘘寒问暖,经常和老人沟通,有了亲情筑就的保护墙,骗子们对老年人再怎么洗脑也无济于事。   “神医消灾”、“保健养生购物”、“通信诈骗”、“集资诈骗”……如今,骗子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他们的主要目标也锁定为老年人。有专家分析,老年人若缺乏子女关爱,更容易在得到陌生人“关心”后,将积蓄“送”给骗子。子女常回家看看,常沟通关爱,有助于老人防骗。   “爸爸――”电话里一声呼唤,让空巢老人张利民激动不已。老人试探地问了一声,“是建业(大女婿名)吗?”电话那头的男子连连称:“爸,是我,我是建业。”电话里“女婿”说自己需钱救急,老人连忙汇去全部积蓄8000元。但自此,“大女婿”杳无音信。警方侦破此案后得知,男子钟林5年诈骗近千万,其中受骗者90%都是老人。   一声“爸妈”竟成了骗子诈骗的工具,不用成本,大把收钱。不是骗子太有才,也不是“爸妈”们太有钱,而是一声“爸妈”魅力太大!其背后的亲情缺失,才是骗子诈骗屡屡得逞的根本原因。   骗子抓住老人孤独寂寞的情感诉求软肋,用攻心战术,实施诈骗。一些空巢独居老人,长期与子女分离,许多独居老人听到久违了的“爸、妈”甜蜜的喊声就激动万分。甜言蜜语就像一剂兴奋剂、一碗迷魂汤,再加上不少老年人耳背,声音听不真,便不假思索地给骗子汇了钱。   从一些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中不难得出一些共性分析:诈骗分子想尽办法和老人套近乎,今天请老人喝茶,明天陪老人聊天,感觉比老人的子女还孝顺体贴,等完全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就开始伸出魔爪。如果子女平时能够对老年人多些关爱与呵护,他们绝不会轻信陌生人,被人牵着鼻子走。   支招二、呵护健康不冷落   子女要多关心爸妈健康,提醒老年人,人吃五谷,生病十分正常。老人有病的话,及时带着老人就医。受冷落的老人往往会病急乱投医,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药物或保健品上。子女应引导老人加强锻炼,延缓衰老,保持思维敏捷。   张教授从大学退休后,和儿女念叨过几次自己身体不适,可是孩子们一年难得回家几趟,都没在意。张教授只得自己就医,听各种所谓的免费讲座,被“神医”的现场演示忽悠,被在现场担任工作人员的姑娘、小伙的热情煽动。一年下来,花去12万元购买保健品和各种“神药”,染上了购买保健品、囤积成瘾的毛病,令儿女很头疼。结果不仅病情没有好转,反而住进医院,命在旦夕时方才醒悟。   随着身体机能下降,各种病困扰着老年人,不到十分危急,老人往往不愿意麻烦儿女,不愿意家人担心,会自己去医院就诊,或者找些保健品来“保养”。   此时,往往给潜伏在医院里的骗子或者卖假药的骗子以可趁之机。   骗子如果看到老年人独自去医院就诊,往往会尾随观察,然后装成陌生的好心人,利用搀扶或者关心的态度来博得老年人的好感。在得到老年人信任的同时,就会介绍说,您所看的病在某某医院用很少的钱就能治疗,不用在这所医院看,然后会带领老年人去看,一路上还嘘寒问暖。   当到地方之后,那就变了个脸,你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骗子利用很多老年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特点,用各种手段牵制患者,很多老年人往往都是掏了很多钱、买了点不能治病的药才能离开。   老人往往不仅舍了财,大多因为生气或者没能及时就诊看病,而最终引起更大的病症。   很多老年人怕病又恨病。在这种心态下,往往相信了骗子的鬼话。如果骗子先是甜言蜜语套磁,再说在某个地方有神药能迅速治好病,而且很便宜。很多老年人都会上当,一是图便宜,二是图能快速治好。跟着骗子去买了假药,使得老年人被骗了钱,又延误了病情。   所以,家人尽量陪同老人去医院就诊,遇到特殊情况不得不独自去看病的老年人,子女要叮嘱老人多了解、多观察,按照医院的就诊程序看病,切勿随便相信陌生人,不要相信所谓能治百病的假药。   有些推销保健品的,虽然不完全是骗子,但是夸大其词、价格虚高的情况很常见,吃了这些保健品,虽要不了命,也治不了病。子女也要帮父母多方判断,查查资料,查查背景,识别真伪,不要让老人轻易被忽悠。   支招三、消息灵通不轻信   在许多骗局中,受骗者信息闭塞是骗子得手的一大原因,子女可以给老人订报刊,教老人上网,引导老人看电视上的社会新闻,把有关信息讲给老人听。   一些看上去手段很老套、很低级的骗局,却偏偏会让那么多老年人上当。老人受骗,子女有责,子女的关爱才是老人最好的“防骗利器”。一方面,老年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导致部分老人不了解社会上的新骗局,才屡屡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