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吸附分离技术和理论详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固定床相比膨胀床缺点 (1)操作复杂和繁琐,对操作人员技能和熟练程度要求高; (2)料液中的核酸、细胞碎片等可与介质相互作用,造成介质颗粒聚集,甚至造成沟流和床层塌陷; (3)料液中大量的杂质对介质污染严重,需要严格的清洗和再生操作。 6.7 移动床和模拟移动床吸附 图6.33 移动床吸附操作 再生床 料液 吸附床 吸附剂 洗脱液 饱和 吸附剂 再生的 最大问题 吸附剂磨损; 固相输送困难。 图6.36 模拟移动床连续分离葡萄糖和果糖流程 洗脱液 料液 吸附残液 6.8 搅拌釜吸附 搅拌釜(Stiired tank): 单级、多级(逆流、错流)、间歇式、连续搅拌式,如高粘度糖浆用粉状活性炭吸附。 6 吸附分离技术和理论 吸附(adsorption):溶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固相的现象。 按吸附作用力分: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离子交换。 应用:原料液脱色,除臭,目标产物的提取、浓缩。 ● 活性炭:憎水性,脱色、脱臭、废气处理。 ●多孔树脂: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树脂。 ●硅胶、氧化铝等吸附剂。 ●分子筛:筛分作用,除水,混合物分离。 生物大分子层析专用:纤维素凝胶,琼脂糖凝 胶,葡聚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羟基磷灰石。 6.1 吸附分离介质 6.1.1 吸附剂(adsorbent) 活性炭是工业上普遍使用的吸附剂,常用于脱色和除臭。 吸附树脂 苯乙烯 聚苯乙烯树脂 聚苯乙烯 二乙烯苯 骨架 交联剂 + 吸附树脂特性 吸附树脂与活性炭相比:吸附选择性高,易于解吸。 大孔型树脂与凝胶型吸附树脂:机械强度高。 吸附树脂适用于从水溶液中分离低极性或非极性化合物。 按孔道结构分:大孔型树脂、凝胶型吸附树脂。 6.1.2 离子交换剂 天然的:磺化煤,天然沸石 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合成沸石。 天然沸石 磺化煤 表 6.2 主要离子交换基团及其结构 强酸性 0-99 弱酸性 100-199 强碱性200-299 弱碱性300-399 磺酸基 羧甲基 三甲氨基(季铵盐) 二乙氨基乙基 (DEAE) (伯、仲、叔胺) —SO3- —COO- —N+(CH)3 阳离子交换反应: RSO3-H+ + Na+→ RSO3-Na+ + H+ 阴离子交换反应: RN(CH3)3+OH- + Cl- → RN(CH3)3+ Cl- + OH- 离子交换反应 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D 0 0 1 × 7 交换剂的百分含量 连接号 顺序号 骨架名称 酸碱性 大孔型 D指大孔型树脂,没有D指凝胶型树脂。 序号 0 1 2 3 4 5 6 酸 碱 性 强 酸 性 弱 酸 性 强 碱 性 弱 碱 性 螯 合 性 两 性 氧 化 还 原 性 骨 架 名 称 苯 乙 烯 系 丙 烯 酸 性 酚 醛 系 环 氧 系 乙 烯 吡 啶 系 尿 醛 系 氯 乙 烯 系 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6.1.2 离子交换剂性能的评价 交换容量:mmol/g干树脂,或mmol/ml湿 树脂,3.6-4.5mmol/g干树脂。 交联度:与孔隙、机械强度有关。 溶胀度:一般,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由Na转变成H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由Cl型转变成OH型,其体积均增加约5%,近70%弱丙烯酸系。 6.1.2 离子交换剂性能的评价 密度:真密度:干真密度和湿真密度 (阳1.2-1.3,阴1.0-1.1) 视密度(堆积密度):干视和湿视密度 (阳:0.75-0.9,阴0.6-0.75) 树脂 空隙 6.1.2 离子交换剂性能的评价 pH范围:弱酸:5-14;弱碱:1-9。 图6.2 离子交换剂的离子化率f与pH的关系 0 2 4 6 8 10 12 1.0 f pH 阳离子交换剂 强 弱 强 弱 阴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 1. 用水浸泡4-6h 2. 分别用1mol/L的盐酸或氢氧化钠进行酸碱洗涤,中间需用蒸馏水洗至近中性,反复操作2-3次。 3. 按要求转型。 6.2 吸附平衡理论 低浓度:亨利Henry:q=mc 浓度较高时: Langmuir方程:q=qmc/(kd+c) Freudlich方程:q=kcβ 0.1<β<1 6.2.1 吸附等温线 q/(mg/g) c/(mg/mL) C0=1mg/mL 5mg/mL 10mg/mL 50mg/mL 100mg/mL 6.4 常用操作方式 2) 固定床操作法: 动态操作法 1)??分批操作法: 静态操作法 6.5 固定床吸附操作 图6.14 固定床吸附操作 图6.15 穿透曲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