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用油营销概述;本次报告的目的;;4;中国吃食用油的历史悠久;周代已开始使用脂膏,动物有角如牛羊之类,其油叫脂;无角如猪狗之类,其油叫膏
《礼记·内则》记述“八珍”中“炮豚”的做法,其中有一道操作工序是“煎诸膏,膏必灭之,”;三国起植物油开始作为灯油、战争燃烧物使用
《三国志·魏志·满宠传》载,东吴孙权攻魏合肥新城,魏将满宠“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明代后植物油的种类更多,系统的造油方法也见诸记载,对各种植物油的性质、食量、不同的功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基本具备了现代食用植物油的种类及造油法
《天工开物》中“膏液·油品”: “凡油供馔食用者,胡麻(一名脂麻)、莱菔子、黄豆、菘菜子(一名白菜)为上,苏麻(形似紫苏,粒大于胡麻)、芸薹子次之(江南名菜子)、子(其树高丈余,子如金樱子,去肉取仁)次之,苋菜子次之,大麻仁(粒如胡荽子,剥取其皮,为律索用者)为下”;9;食用油的定义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
油脂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其化学组成为甘油三酸酯的混合物。一般在常温状态下,动物脂肪为固态,植物脂肪为液态。
脂肪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甘油三酯,就是由1个甘油分子和3个脂肪酸分子化合而成的中性脂肪。脂肪酸是组成脂肪的主要成分。;1、食用油的品种:
1.1按来源分类
1)陆地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等;
2)海洋动物油脂:鲸油、深海鱼油等;
3)草本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
4)木本植物油:油茶籽油(山茶油)、棕榈油、核桃油、椰子油、橄榄油等。;1.2 按脂肪酸分类:
1.2.1、饱和脂肪酸类油脂:是含饱和键的脂肪酸,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及乳脂中,这些食物也富含胆固醇。
1.2.2、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不饱和脂肪酸根据双键个数的不同,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C18:1)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C18:2)二种。;1.2.1 饱和脂肪酸类油脂:
动物油脂均为饱和脂肪酸:猪油、牛油、羊油等,植物油中棕榈油、椰子油,能引起人体血脂增高,引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1.2.2 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
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其余为单键,是属于不必需脂肪酸,可以在体内合成。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有多个双键,它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称为必需脂肪酸。;2、食用油等级:
一级油、二级油、三级油、四级油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油的等级主要是按照其精炼程度、透明度、澄清度等来划分的,精炼程度越高的油等级越高。
一级、二级油必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等级越高,颜色越浅。一级油必须做到无色、无味、无臭。三级油和四级油是指经过简单脱胶、脱酸的食用油。
;3、食用油的工艺
“压榨法”和“浸出法”是食用油的两种基本制作工艺,“水代法”使用较少:
“压榨法”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残油率7~9%),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
“浸出法”则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残油率低于1%)、生产成本低。
“水代法”水代法在油脂制取中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与压榨法、浸出法均不相同。此法是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水和油的亲和力的不同,以及油水之间的密度差,经过一系列工艺过程,将油脂和亲水性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分开。;3.1油脂精炼;4、食用油的检验;;6、食用油常见小知识
6.1 “油”和“脂”有什么区别?
答:习惯上一般把常温下呈液体的油脂叫做“油”,固体的叫做“脂”。
6.2油脂储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不要敞口、不要日晒、不要高温、不要潮湿
6.3人体必需的五大类营养素都是什么?
答: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
6.4小包装PET瓶装食用油该如何存放?
答:保持密闭,并放置在低温、干燥、避光的地方。
6.5 小包装油的外观(透明度和颜色)品质如何分辨?
答:应在自然光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观察。好的油澄清透明,一级油颜色浅,各种三、四级单品种油有其相对固有的颜色,如:花生油色泽金黄;菜籽油黄绿或金黄;芝麻香油暗红色。;6.6 油脂有“凝固点”和“熔点”吗?
答:油脂是混合物,将油脂由液态变成固态的温度点称为的“凝固点”;固态油脂变为液态时的温度点称为“熔点”。
6.7 常见油脂凝固的原因?何种情况下会凝固?
答:油脂凝固是一种物理变化,温度降低至其凝固点以下时,油脂便会开始凝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