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三课件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解名言的意思 (1)“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这是波兰科学家哥白尼的话。这句话讲的是:勇于探索真理是人应尽的崇高职责。 (2)“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这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名言,讲的是:进行科学研究不能凭空想象,推理要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这是必须遵从的科学规律和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 (3)“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 这是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占有真理”只是拥有他人探索的结果,而“探索真理”是自己得到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要付出很多艰辛与代价,但它却表现了一个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探索真理更为可贵。 (4)“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这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段话。他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容易发现它。只有那些勤于学习并学有所成的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才能发现机遇,有所成就,没有这种勤奋的精神,是不会有这样的机遇的,更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组织策划,组内交流 1、成立“小产品推介会”筹备工作小组。 如果我是“小产品推介会”筹备工作小组的组长,我该做些什么? 精心策划举行产品推介会的时间、地点、场地布置和议程安排。 2、小组推选有特色的小产品。 以小组为单位,选定本组同学的一两件特色鲜明或富有创意的小产品,准备向全班推介。 3、抓住特点,撰写小产品说明书和广告词。 互动交流,推介产品 1、每个小组选出一至两名代表,在全班推介本组的小产品。 2、要认真听代表的介绍,还可以扮演顾客,对产品进行质疑,或者提出改进的建议,可以对本组代表的推介进行补充,也可以帮助他回答“顾客”的质疑。 评议选优,颁布奖项 全班评议,评选出优秀推介小组和优秀推销员,还可以评选出最佳说明书、最佳广告词、最佳“顾客”。 布置作业 把你的小产品向你的父母或朋友推介。 水中点灯 你需要:蜡烛、盆子、水 这样做:把一根比较粗的蜡烛粘在脸盆底,倒入一些水,水面离蜡烛有一点点距离(不淹没蜡烛)。点燃蜡烛,看一看,蜡烛能不能烧到水面以下。 想一想、写一写:为什么水底下能点灯? 巧笔写密信 你需要:葱白、汤匙、毛笔、白纸、小碟子 这样做:将葱白放到小碟子里,用汤匙挤榨出葱汁。用毛笔蘸上葱汁,在干燥的白纸上写几个字。等字迹干透后,白纸上的字不见了。将这张白纸放在火上烘烤一下,观察纸上的变化。 想一想,写一写:为什么字迹会显现出来?把葱汁换成柠檬汁还能写密信吗? 吹不走的小家伙 你需要:电吹风机、乒乓球 这样做:让电吹风机的开口对着上方。打开吹风机,把乒乓球放在从吹风机敞口出来的热气流上。 想一想,写一写:为什么乒乓球没有被吹走,而漂浮在吹风机的上方? 跳舞的米粒 你需要:塑料薄膜、橡皮筋、小塑料盘、锅、米粒 这样做:把塑料薄膜绷在盘子上,用一根橡皮筋固定住塑料薄膜。把米粒放在绷紧了的薄膜上。把锅放在盘子旁边,用力敲打锅,注意看薄膜上的米粒。 想一想,写一写:为什么米粒会“跳舞”呢?你有别的办法让米粒自动“跳舞”吗?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科学与发现”这组课文,明白了课文说明的道理,受到了科学思想的启迪。回去之后自己动手进行过科学尝试吗?做过科学小实验吗? 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请一学生阅读习作提示。 2、习作提示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主题:我的一次科学尝试(板书); (2)范围:可以写自己的一次科学小实验、一个小制作或一个小窍门等,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尝试; (3)体裁:记叙文。 讨论交流,指导学生习作 1、你准备写自己在学科学、用科学中的哪一次尝试?这次科学尝试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2、学生交流讨论。 3、学生口述科学尝试的过程,教师结合具体事例,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并帮助学生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4、你打算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这次科学尝试的过程与体会?怎样把文章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两个“泡泡框”。第一个谈的是表达顺序方面的打算,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还可以运用其他的表达方法。第二个从表达内容上谈,提示学生不仅要写“经历”,还要写收获。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教训都可以把它记叙下来。 请学生谈谈自己这篇习作的想用什么方法表达。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自己修改,交流评议,学习修改 自改、互评 写完后,自己先认真修改,再读给同学听,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同学讨论如何修改习作: (1)科学尝试的过程是否写得完整、具体?体会是否真实? (2)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