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人心中皆有鬼 唯付担当是真情
人人心中皆有鬼 唯付担当是真情
2014年国内音乐戏剧新作虽层出不穷,烂戏却也此起彼伏。我与很多人一样,演出前也被不少“世界首演”的广告闹得心中发痒,可看不完就要夺路而逃的事也屡屡发生。烂戏的通病:圈钱、哈权、没魂、矫情,粗制滥造,乏善可陈。但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应算是有较高关注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上档次作品之一。2014年12月6日,该剧在“第四届中国”的开幕式上亮相,随即开始了它在全国32座城市的巡演。这部新“莞产音乐剧”与之前《钢的琴》《王二的长征》等作品一样,依然属于关山、三宝、黄凯等人的年度创作,由徐瑶、刘岩、景岗山、孙博和杨柳等人主演。主创团队中,除流行歌坛的老歌手景冈山踊跃加盟之外,二度创作的核心层并没多少外援。该剧以《聊斋志异》同题材“人鬼恋”为背景,以当代思潮的新视角重新演绎旧本,采用了多元混搭作曲和多种舞台表现手段,用当代艺术家独具的智慧和果敢,颠覆性地呼唤了理想主义和人文关怀。相对以往所有同素材的各种体裁作品,就其已获得的表现力和震撼力而言,《聂小倩与宁采臣》有化朽为奇之功。
中国论文网 /7/view-7155495.htm
一、立意高:只一遍未必看得懂
既然化朽为奇,为何一遍难让人懂?此言并不夸张。这个作品的立意高,结构巧。舞台上所呈现出的各种曼妙与各类魅惑,无不奔向一个呼之欲出的戏剧主题:装神弄鬼,以论“性”“命”成趣,戏有一悬:宝剑一落,真意豁然。在剧情有趣的基础上出思想、出感染力,让人过目不忘,这难道不是部直指人心,直逼当下知识分子反思自身社会责任和大担当的佳作吗?
我以为,该剧好就好在能于“趣”上较“真”。这个“真”,来得格外好,恰似“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整部剧情看似复杂,细理之后,也不过是如下一个简单的线索:宁生虽自诩财、色、生三不贪,可是在与女鬼小倩邂逅之后,二人彼此贪恋于对方内心所透出的那片真情,引为知己。此第一幕。第二幕中,侠客为宁生义收小倩枯骨敬而赠剑,倩鬼为报宁生舍投胎而得阳寿,也不管她自己从此会落得个苦海无边,便与那宁生做了一夜夫妻。可人鬼成恋,人先须成鬼。等书生要自绝随倩成鬼同往地狱时,他的剑却掉了!往下呢?没戏了!因此剧终,利落,干净。
看此剧前,一般人都会根据以往所熟知的版本私自揣度。而即便当场看了,也难免不纠结于舞台上人鬼之间的“性”、“命”二题。尤其是从艺之人,更在乎从艺术性、纯然技巧性里单向度地索寻。我以为,很多人一遍没看懂的原因,恰是为美轮美奂的舞台场面所牵引,来不及跳出眼前,去深入戏剧主旨的所归。
此戏能给观众十分深刻的悲剧审美快感,但它绵里藏针,触动人性关怀。恰如星云法师在阐释“性”、“命”时所指出的,我以为,该剧也有审美慰藉的三级:“初级的快乐是肉体的快乐”,如饱、暖、物、欲。在剧中,这恰是宁采臣借宿那闹鬼的玲珑塔所经历的多番诱惑。庸常之人,到此罢了,因为他也只有这样一条性命。但进而在宁采臣与小倩对饮后,二者带着观众所看到的对方――一个是优秀的女鬼,另一个是优秀的读书人,这才能有那种真情的流露与彼此对生命的尊重。这属于星云法师说的“中级的快乐是精神的快乐”。正是在这样一个更能进行精神交流的层面,进一步推动剧情,宁采臣去收葬了小倩的枯骨,小倩也顺理成章地隐身其后,观察许久,以致她爱心澎湃,无法自已,而众女鬼和母夜叉们又几番捉弄,好不生趣。在此剧的高潮点上,这一人鬼恋所产生的最致命的中突来自人物内心,而非外部冲突:宁采臣做出最后的决断,此即“高级的快乐是灵魂的快乐,那是付出、奉献,让他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快乐”。一个读书人是不是有真正的书生意气,是不是一个品质卓越的人,在这里“三命”就被编剧统一在了一起,性命、生命和使命,分别代表着宁采臣的生存、生活和自我责任担当。事实证明,优秀的读书人往往在最后一关最容易败下阵来。编剧对此做了悲剧性的结论和少许不言自明的隐喻性奚落,之后全剧就戛然而止,见好便收。一般观众单单沉醉于“性”和“命”层面的初级艺术性审美,而再多些的,则把中级层面的各种情节的异彩纷呈当作了全部的满足。关山剧作的这个特征还是较容易理解的,所以,从这个高级审美的层面上来说,节目单背面关山所题“在爱情之中,最动人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对爱情的绝望”这句话很有点题之意。很多人起初对此费解,但若两遍看后,不得不服。
二、结构巧:数字“13”应是来神之笔
聊斋旧故事的人名在这部戏中不过是用以表达戏剧主旨的符号而已,其真正的“爱情”,已然可被欣赏者引申为知识分子所应有的那种士人情怀、奉献与牺牲精神,那是人间大爱。关山善于用层叠的社会性素描来勾画人物性格及其命运,并将这些对应性的关系蕴藏在剧情发展之中。这是他近年来在中国舞台剧创作中以思想性取胜的一大利器。这部剧有两处数字“13”的使用,上下两幕彼此进行戏剧逻辑的交汇与开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