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天花的三千年搏斗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与天花的三千年搏斗史

人类与天花的三千年搏斗史   最近从台北捷运站离开,前往敦化南路的诚品书店时,在经过的路上都会看到一幅令我十分感动的广告――那是某商办大楼外墙的广告牌,上面的主角是微软的创办人比尔 中国论文网 /5/view-7251386.htm   画面里的盖茨,将左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分开一小段的距离,而当中的空白被填上了这句话:   根除世界小儿麻痹的目标,只差这一小段距离。   这个广告牌令我动容的,不是一位曾经是世界首富的名人投身公益,而是他所提到的“小儿麻痹”――一种曾经危害许多儿童生命的传染病,在人类的通力合作下,即将和某些害人无数的传染病一样,一同从人类的现实中销声匿迹。   人类在地球上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为生存而奋斗的记录。除了要克服避免不了的“天灾”,以及不明来由暴起的“人祸”,更重要的一段就是和“疾病”搏斗周旋的历史。   现今很多传染病能够得到预防与治疗,甚至是根除,不仅是药理学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如同前述的小儿麻痹一样,源自于人类越来越了解自身的免疫系统,并从其中获得治疗的灵感,进而制造所谓的疫苗(vaccination),通过使用它,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目前已知可利用的疫苗已有数十种,而且数量还在逐年增加之中。   疫苗,根据定义,是利用细菌、病毒或肿瘤细胞等制成,可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制剂。英文里的“疫苗”一词是来自英国人爱德华“牛痘”的方法,詹纳所创的字源即是“vacca”,在拉丁文中的意思就是“牛”。   詹纳虽然不知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但是他通过种“牛痘”的方式,让18世纪横行欧洲大陆人人闻之色变的传染病天花(small pox),能够有效被预防,阻止其蔓延,为后面的科学家开启研究的大门。例如像巴斯德和柯霍等人,都是据此针对其他的疾病寻求治疗与预防的方法,所以詹纳便因此被奉为“免疫学之父”。   由于后人接续詹纳的努力,终于使得联合国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9年10月20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还为此举办了庆祝仪式。   不过,回顾这段人类与天花奋战的历史,除了用死伤惨重、血迹斑斑形容这段过程之外,中国人在其中占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在有文字记载之前,天花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在距今超过三千年的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身上,科学家发现他罹患过天花的痕迹。而历史上对于天花在人类社会肆虐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有些甚至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曾有史学家认为,公元2世纪到3世纪,古罗马帝国国力日渐衰微,就是和大量人民因感染天花造成的死伤有关。而11世纪到12世纪,东征后回国的十字军骑士们,让天花在欧洲大陆广为散播,有人根据史料记载估算,那时有将近10%的人口因此死亡。甚至在16世纪到18世纪,每年在欧洲因为感染天花死亡的人数超过50万人以上,于是有史学家据此推算,整个18世纪欧洲人口死于天花的总数大约有1.5亿人之多。   历史上虽然把预防天花的功劳算在詹纳身上,但事实上早在他之前的几百年,中国人就知道以“人痘”的方式来预防其传染了。   清代医家朱纯嘏曾经在《痘疹定论》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约莫在宋真宗或仁宗时期(公元11世纪左右),四川峨眉山有一医者能种痘,被人誉为神医,后来甚至被聘到开封府,为当时的宰相王旦的儿子王素种痘,让王素后来活到了67岁。虽然史学家觉得这段记录应该是道听途说得来的,但我认为,中国的医家向来有“留一手”的特性,所以这个传说也不无可能。   另一位清初的医家余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提到,有关于种人痘的方法应该始于明朝隆庆年间(约为公元1567年至1572年),在宁国府太平县有位高人传授这一方法,让种人痘能“蔓延天下”。而乾隆时期的中医师张琰在《种痘新书》中也提到,自己种痘的方法已传承了数代,又说:“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   所以根据上述的资料推算,中国人早在16世纪,就应该掌握了种人痘的方法,而且师承相授,世代相传。   至于种人痘的方法如何实行,清初的医家张璐在其所著的《医道》中,就详述了几种重要的方式,大抵都是先将感染过天花的人身上的组织(如体液、痂皮),想办法“种”到人身上。   最常做的方法是用棉花去蘸天花病人身上的脓疱,得到其中的浆液后,再将它涂到还未患病的人的鼻孔中;如果天花病人身上的脓疱已经干掉了,就用刀取下痂皮,将它磨细后再用银管吹入受种人的鼻孔中。   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将此种人痘方法广为推行的,其实是清朝的康熙皇帝。由于他曾经感染过天花而幸免于难,深知预防天花传染的重要性。因此他曾下令全国各地种痘,并且把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记在《庭训格言》里。   由于上述种人痘的方法成效不错,很快引起外国人的注意。俄国最先于1688年,派了代表来中国学习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