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摩洛哥马拉喀什
摩洛哥马拉喀什
黄昏时分,沿着马拉喀什赭红色的城墙漫步,听着红衣卖水人的铜铃声和吆喝声,仿佛又回到那遥远的中世纪。
中国论文网 /7/view-7137264.htm
德国小说家伊利亚斯
库图比亚清真寺毗邻德吉玛广场,它们将忠诚与背叛、质朴与冶艳对比得强烈而鲜明,但又默默同行,一直从12世纪走到今天。
在位于撒哈拉沙漠北部的摩洛哥王国南端,有一座气候温和、林木葱郁、花果繁茂,以众多名胜古迹和幽静的园林而驰名于世的城市,那就是“摩洛哥南方明珠”马拉喀什。
这座建于公元1062年的古城,经历了近千年的峥嵘岁月,仿佛被凝固在清一色的陶土红墙之中。在这里,古老的记忆透出一股厚重绵长之感――那不仅是时光的馈赠,更是阿拉伯文化浓烈的绽放。
而位于城市中心的德吉玛广场,堪称阿拉伯文化的“博物馆”,三教九流在此汇聚,热闹异常。在一派繁荣的喧嚣背后,在这个12世纪曾被称为“死灵广场”的舞台上,讲述着马拉喀什形形色色的传奇故事……
温暖的“红城”渐行渐远的“红衣使者”
在马拉喀什,无论是王宫还是普通民居,外墙都是清一色的陶土红。放眼望去,那些赭红色岩石堆砌而成的城墙,规规矩矩地竖立在平坦的土地之上,与金灿灿的阳光融为一体,反射出温暖的光芒,宛如沉静的火焰――“红城”正是马拉喀什的另一个名字,而在阿拉伯语中,“马拉喀什”意为“红色”。
在古城区,有一个积淀着摩洛哥文化的广场,人们亲切地称它为“马拉喀什的心脏”――德吉玛广场。
白天的德吉玛广场就是一个露天剧场,兜售商品的小贩、舞刀弄枪的街头艺人、占卜算命的江湖巫师、耍猴玩蛇的奇异人士,甚至落魄的失业者、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而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红袍卖水人。
西班牙画家委拉士开兹的油画《塞维利亚的卖水老人》,描绘的正是卖水人这一特殊职业。画作上卖水老者身着红色外袍,左肩褴褛,露出里底下的白衣,形象朴实、庄重。这是一个来自生活底层的人物,有着时代烙印和民族气质。 (左右页图)放眼望去,马拉喀什的建筑都是清一色的赭红色,不过,古城内的红袍卖水人、色彩缤纷的瓷器店,都为这座色彩单一的“红城”增色不少。
然而,卖水人的起源却是在马拉喀什。当年,在穆瓦希德王朝将首都由马拉喀什迁到塞尔维亚以前,马拉喀什就有人以卖水为生。由于马拉喀什地处撒哈拉沙漠的最北端,长年气候干旱,水源尤其珍贵。早在中世纪,这里就经常旱灾不断。有一年,当人们因干旱缺水而奄奄一息时,忽然出现了一位身着红衣、背着羊皮囊的老人,他的羊皮囊里有甘冽的泉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走到哪里,就把泉水淌在哪里,救活了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牲畜和庄稼。于是,被救活了的人及其后代永远铭记住了这位红衣老人,让他在口口相传中成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当初,古城里并无自来水供应,卖水人为了吸引百姓注意,便穿着一身大红袍,头戴大毡帽,帽檐上镶着各种颜色的樱须,背着装满水的羊皮囊,身前挂着铜铃和铜碗,手上晃动着铜摇铃,发出清脆的铃铛声。他们走街串巷,吆喝叫卖。远远地,人们只要看到那一抹红,听着悦耳的铜铃声,就知道是卖水人来了。 (上图)德吉玛广场的夜市享誉世界,正是那些舞刀弄枪的街头艺人、占卜算命的江湖巫师、耍猴玩蛇的奇异人士,吸引着来自世界的游客。 (本页图)当夜幕降临,整个古城的人都汇聚于德吉玛广场,大家觅食、购物、看表演,人山人海,即使比肩接踵挪不动脚步,也乐在其中。
时至今日,古城基本解决了水源供应问题,加之卖水收入微薄,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人,因此传统的卖水人逐渐离开了这个行当,退出了历史的职业舞台。如今,卖水人仅剩寥寥十几名,成为了广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继续存在。
可以预见的是,在并不遥远的将来,这一古老的职业会彻底成为历史记忆,那时,我们再也见不到一袭红袍的卖水老者。失去了存在意义的卖水人,理所当然会被淘汰。而坚持下来的卖水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还固守着这最后的时光。他们的生命和岁月与这并不起眼的职业早已融为一体,这一辈子只能也只会从事这一行当。或许,当最后一位老人谢世之日,就是这一行当消亡之时。
热闹非凡的夜市“死灵广场”与断头台
德国小说家伊利亚斯
当夜幕降临,红衣人和杂耍人散去,生活还在广场上继续。一群群头缠白巾、身穿长袍的当地人出现在广场上,他们架起一个个摊贩,点点灯光照亮了广场,烟幕弥漫,空气中散发着浓烈的烤羊肉、烙面饼的香味。露天饭铺、小吃摊布满广场,人山人海,熙来攘往,连周边狭窄的街巷也显得异常拥挤,呈现出一派似中世纪的繁华市面风貌。 然而,这个灯火辉煌的德吉玛广场,在其喧闹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恐怖的名字――“死灵广场”。这里拥有许多灵异的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在12世纪发生的那次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