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忆及自己的中学时代,知名主持人曾子墨最深的一个感触是像“牲口”。
中国论文网 /5/view-7074703.htm
她曾经就读的人大附中在全国都享有盛名。这是一所以培养高分学生著称的重点中学,过去10年间,北京市高考状元近半都出自该校。近乎100%的一本上线率,更是让这所学校充满传奇色彩。能进入该校就读,往往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重点大学的大门。
“那时候,凡是期中、期末和各种名目繁多的全区统考,六门功课加在一起的总分,班里和年级一定要排名次。名次,也成为检验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曾子墨在自传《墨迹》一书里回忆。
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下,自称“一直舍不得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她,很快生出了使命感―不能不考第一。那时,她的同学们都称考试第一名的人为牲口,这个名号随即也落到了她的头上,一次又一次。
这种唯分数论的价值观后来直接影响了她大学时的专业选择。高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曾子墨获得了保送北大的机会,她最后却选择了当时录取分数最高的人大国际金融系,理由很简单:“考分最高的专业一定是最好的,既然我的分数不比别人低,别人能学的,我也要学。”
从曾子墨的回忆笔触中,很难看出她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情感。但在人生观的培养上,她对自己的中学教育持正面态度:“我渐渐明白,无论考试、工作,还是其他事,人可能都是这样,当别人认定你是第一,你便会暗示自己不能不做第一,多少次反复与轮回过后,突然有那么一天,你终于蜕变,成为真正的第一。”
和被分数成全的曾子墨不同,同样是重点中学出身的韩寒,经常被分数伤害,无论考了低分还是高分。
关于韩寒在上海著名高中松江二中的故事已经流传很广了,大都知道他是“差生”。其实,韩寒的初中时代,成绩并不算差。据韩寒父亲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一文中透露,韩寒入读聚集了上海金山区大批尖子生的罗星中学时,几门课平均成绩是91分,但由于班上都是高分学生,他只能排到42名,“倒着数反而方便”。
有一次,韩寒难得超常发挥,在一次数学测验中考了满分,结果却被老师认定为“作弊”,还将其父亲叫到了学校。
这件事给韩寒造成了很大的打击,“阴影笼罩了我整个少年生涯”,他在博客中写道。
自此以后,他见到数学课和数学题就心生厌恶。多年后,重新看待这件事时,他如此总结:“虽然蒙受冤屈,这件事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那些更值得也更擅长的地方,我现在的职业都是我的挚爱,且我做得很开心。” 比考试更重要的事
若把时光拨回到数十年前,或许会发现,分数对一名中学生来说,也可以不那么重要。
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而不少“大师”的中学成绩都很一般,比如读大学时数学考了15分的钱钟书,比如只会写作文其他科目都很糟糕的闻一多……但这不影响他们在“大师”的路上越走越远。
考试从来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除了考试,他们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情可做,不管在普通中学,还是在精英中学。
1922年秋,12岁的曹禺考入了天津南开中学,成为初中二年级的一名插班生。这所学校由教育家张伯苓和严范孙两人创办,是南开系列学校(一所大学,三所中学)的开端。在“德智体三育并进而不偏废”的教育理念主张下,南开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曹禺后来专注于话剧艺术,便与他在该校的求学经历有关。南开中学很早就有编演话剧的传统。1908年,张伯苓赴欧美考察教育,回国后大力提倡话剧(当时称“新剧”),常常与学生同台演出。
此种氛围下,曹禺萌发了对话剧的兴趣,加入了南开新剧团,之后遇到了他的启蒙恩师―新剧团副团长、戏剧大师张彭春。后来他回忆:“《雷雨》的构思很早了,在南开中学时就产生了一些想法。但是,当时还不知道写个什么样的戏。”
南开中学也是经济学家吴敬琏的母校。1941年,小学毕业后,吴敬琏考进因为战乱而迁到重庆的南开中学。
“我虽然只在南开念过两年书,但南开给予我的基本训练方面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除语文、数学等功课外,从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公民课上关于如何开会、如何选举、如何表决的训练,直到每座楼进门处镜箴上的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的仪态要求,都使我终身受用不尽。”吴敬琏回忆说。
民国时代的中学有公立和私立之分,由于教育经费紧缺,公立教育普遍很差,有钱人家的孩子多半会进入私立学校。除此之外,一些教会学校也在当时的精英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冰心1914年就读的贝满女中(今北京市第166中学)是北京最早引进西方教育的女校,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于1864年创建。
冰心刚到学校时,“很拘束,很郁闷。《圣经》课对我本来是陌生的,那时候读的又是《列王纪》,是犹太国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