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女性戏曲创作中“拟男”手法的原因探析
明清女性戏曲创作中“拟男”手法的原因探析
摘 要: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及提倡个性解放思潮的兴起,女性文学创作掀起高潮。女性戏曲创作独具特色,她们特别钟爱“拟男”艺术手法,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具有丰富的内外因。首先,封建文化对女性的压制;其次,李贽、徐渭及汤显祖等人的思想解放思潮和文学创作影响;再次,袁枚和陈文述等文人的推崇。
中国论文网 /5/view-7168960.htm
关键词:明清戏曲;“拟男”;女性意识
“拟男”一词,最早由戏曲家严敦易提出,他在其著作《元明清戏曲论集》中提道:“虽然拟男的动机和抒写,与弹词中的主人公不同,他们并不出将入相,到头来依然是贤妻良母。她们只是发发牢骚,描摹悬想一些男人们有的、能做的、快意的事。”①
著名戏曲评论家华玮给“拟男”一词下定义,是指“女作者将自我剧作化,成为剧中主角时,保留女性身份,却以男子外形出现,由生角主演,用男子的身份来抒情与叙事的表现方式”。②
明末叶小纨的《鸳鸯梦》、清代吴藻的《乔影》及何??珠的《梨花梦》等戏剧创作都采用了“拟男”的表现手法。“拟男”文化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又与女作家个人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一、社会因素
首先,封建文化对女性的压制。在三千多年的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处于男子的从属地位。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健全,封建礼教也不断强化,妇女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女性的地位和命运每况愈下。《周易“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人们必须严格遵守男外女内的礼教,男子主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女子被束缚在家庭之内,不准参与政治活动。东汉班昭的《女诫》系统陈述了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三从四德的封建观念,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沉重枷锁。宋代程朱理学使封建礼教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对“男女大防”的要求更甚,几乎达到隔绝的地步。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抑让她们完全失去了话语权,因此想要申诉,唯有“拟男”,借助男子的身份以舒心中的怨愤。
其次,李贽、徐渭及汤显祖等人思想解放思潮和文学创作影响。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市民阶层日益崛起,人们的价值观念急剧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开始觉醒。在文化领域,则掀起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潮,提倡与封建正统相悖离的反理学精神。而妇女问题是当时反理学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贽、徐渭和汤显祖等人都是晚明进步思想的先驱。著名文学家李贽批判“假道学”,追求个性解放,提倡平等自由的思想,他大胆驳斥男尊女卑的传统观点,认为女子也应有受教育的权利。他的《焚书“谓见有一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③他大力赞扬一些古代杰出妇女“才智过人,识见绝甚”“男子不如也”④。并且公开与女性书信来往,在行动上做出了榜样。徐渭和汤显祖也非常关注和支持妇女解放的问题,为妇女的悲惨处境鸣不平。他们的思想和创作对女性意识的觉醒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当时及以后的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再次,袁枚和陈文述等文人推崇。明末清初,许多文坛大家鼓励女性进行文学创作。在他们的带动下,形成颂扬和崇拜女子之才的社会风气,进而涌现出大量“拟男”的女性戏曲创作。如文坛领袖钱谦益十分推崇女子之才。他认为当时许多女子才学颇高,其作品有“不服丈夫胜妇人”⑤的气概。著名文学家袁枚也肯定女子的才能。他不但在《随园诗话》中介绍了大量女诗人和她们的诗作,而且还收有一批女弟子,在当时社会引起极大反响。之后的陈文述,在文学领域名气较大,引起了不少才女的景仰,有20多位闺阁诗人投入其门下为弟子。陈文述一贯对妇女持同情、尊重的态度,尤其非常反对“扶阳抑阴及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说。他说:“不知阴阳二者,铢两悉称,不差毫末。不必扶,不必抑也。夫女子才德兼全者,无论古人,并世而生,真复不少。”⑥所以对具有诗才的女子,总是大加褒奖表扬。陈文述的女弟子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有很多人成就较高。吴藻就是其中成就比较突出的一个。
二、个人因素
从个人角度考察,女性作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女性社会活动的增加,女性独特的个性和细腻的情感以及复杂的人生经历等原因,促成“拟男”手法在明清妇女戏曲创作中的大量运用。
《鸳鸯梦》的作者叶小纨(1613―1657),字蕙绸,苏州省松江府吴江县人,是叶绍袁与沈宜修的次女。叶沈夫妇文学功底深厚,家庭氛围温馨,且具有进步的女性文学观,强调女性“德、才、色”兼备的女性意识,他们鼓励子女读书和创作,对子女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和教育。在这样浓郁的文化气氛和家学渊源的熏陶下,培养出叶氏姐妹这样的才女。叶小纨天生聪慧,经常与姐妹进行诗词唱和,诗作和词作都很多。崇祯三年(1630),叶小纨嫁与母亲家族的沈永祯(1611―1646)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