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山东方言词汇“猪毛绳”补证
明清山东方言词汇“猪毛绳”补证
摘要:通过明代李开先、冯惟敏著作中运用“猪毛绳”之例,补证张崇琛先生之说,且解释刘刊等《聊斋志异》白话本将《马介甫》篇“毛绠”解作猪毛绳的合理性。后据《于公案》、李鸿章奏折中的用例推论清代后期“猪毛绳”可能已成为华北方言的通用语汇。
中国论文网 /4/view-7075483.htm
关键词:猪毛绳;李开先;冯惟敏;聊斋志异;毛绠
中图分类号:I207.37 nbsp; nbsp;文献标识码:A
近读《蒲松龄研究》2014年第2期刊发的张崇琛先生《“猪毛绳”所透露出的〈金瓶梅〉及〈醒世姻缘传〉作者信息》一文 [1] ,其中实证诸例很令人信服,“猪毛绳”为猪绒废料所纺成的绳索这一解释,也合于史实。唯文中谓“猪毛绳的使用范围并不广,仅于笔者老家的诸城西乡一带常见”,且据以作为《金瓶梅》、《醒世姻缘传》作者为丁惟宁、丁耀亢“诸城说”之佐证,似非定谳。
按明李开先《散对才拙宜乎人不以命穷乃尔》曰:“麻面胡腮羊肚石倒栽蒲草;撇唇歪嘴海螺杯斜嵌珍珠;粗眉大眼猪毛绳横缀铃铛。” [2] 1643李开先为山东章丘人,此条散对可证明嘉靖间章丘一代亦有“猪毛绳”之语汇。又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卷一大令《[黄钟]听钟有感“那一个消停半时霎,动不动就当贼拿,猪毛绳丢在膊儿上挂。” [3] 614又同书《击节余音》之《十一煞》:“床前拖下三魂丧,枕上揪来四?蓬。猪毛绳牵出花胡洞,赤紧的项圈儿怎解纽扣儿难松。” [3] 679两次用到“猪毛绳”这一语汇。冯惟敏为山东临朐人,其散曲中大量运用临朐方言,已有研究成果如刑永革《冯惟敏散曲的语料价值》已经对其进行了探讨 [4] 。由冯惟敏散曲中两用“猪毛绳”,也可证明在嘉靖、万历年间,在山东临朐地区也有“猪毛绳”这一方言语汇的应用。
除《金瓶梅》、《醒世姻缘传》外,明代载籍所录,“猪毛绳”一词唯见李、冯二人援用。因此综合而言,可推断《金瓶梅》、《醒世姻缘传》作者可能是山东方言区之作者,但具体是否诸城人丁惟宁、丁耀亢父子,还有待于新材料之进一步论证。
在笔者家乡山东淄博淄川区,祖父辈方言仍呼捆绑用的粗绳为“jū绳”,很有可能即是“猪绳”“猪(zhū)”字之音转。因为在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方言区声母zh、ch、sh与j、q、x混用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北方方言也多有古音之遗留。由此联想到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马介甫》一篇,中有“穿以毛绠, 悬梁上”一语,刘刊等《聊斋志异》白话本译作“穿上猪毛绳,把她悬在梁上” [5] 381 。明代山东方言区多见“猪毛绳”一词,而蒲松龄的时代去明未远,且蒲公喜将俗语词改作典雅之文言词,可以说刘刊等译文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然而到了清代晚期,“猪毛绳”屡见于地方志书、通俗小说,例如《于公案》第五回:“且言李尽忠之妻刘氏锦瓶,夜间偶得一梦,梦中见丈夫项绕一条猪毛绳,自觉一阵阴风透骨,猛然惊醒,原是一梦。” [6] 115同书尚多次用到,例如“用猪毛绳把妹夫勒死了”、“见你兄弟二人用猪毛绳把李尽忠勒死”,“猪毛绳”似已成为绳子的一般性称呼。甚至李鸿章《审明昌黎县民于庭弼等杀人命案分别拟办折(光绪十一年二月初五日)》中也用到:“张汶选、王渚蒋找得猪毛绳一根,结成单股活套。” [7] 45已有的研究皆认为《于公案》成书于北京说书艺人之手,而李鸿章奏折中涉及的昌黎县位于今河北秦皇岛市,此类奏折很可能是幕僚或当地案牍人员所拟,则清末时期,“猪毛绳”一词在京师、京畿诸地似已成习用之词了。
参考文献:
[1]张崇琛.猪毛绳所透露出的《金瓶梅》及《醒世姻缘传》作者信息[J].蒲松龄研究,2014,(2).
[2]李开先.中麓山人拙对续对[M]//李开先全集(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M]//续修四库全书(第173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刑永革.冯惟敏散曲的语料价值[J].聊城大学学报,2009,(5).
[5]刘刊,等.白话聊斋(上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6]储仁逊.于公案[M]//清代抄本公案小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7]李鸿章.李鸿章全集[M].顾廷龙,戴逸,主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Supplement Evidence of “Pig Wool Pope” in
Shandong Dialect in Ming and Qing Periods
LI Cheng-q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