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洛丽塔》叙事中的障碍与盲点
浅谈《洛丽塔》叙事中的障碍与盲点
摘 要:《洛丽塔》是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描绘了少女洛丽塔与其继父畸形的恋情。自从1955年出版以来,中外学者对其评论不一。本文另辟蹊径,拟从叙事学角度对该小说在叙事进程中所体现出的障碍与盲点进行阐述,以及这些障碍与盲点对读者所造成的审美疲惫进行论证。
关键词:洛丽塔;叙事;障碍;盲点
一、理论立场
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Vladimir Nabokov,1899-1977)是20世纪著名小说家,《洛丽塔 》是其代表作之一。自从1955年出版以来,中外学者对其众说纷纭。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对小说的情节与主题,人物与人物塑造,时间与空间,距离与视角等几方面在叙事进程中所展现出的叙述障碍和叙事盲点进行阐述,及其对读者所造成审美疲惫的后果进行论证。本文只从写作技巧出发,与读者商榷叙事技巧的利弊,而全无中伤之意。
二、情节的巧合与主题含混
《洛丽塔 》描述了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伯特Humbert Humbert)与其继女洛丽塔(Lolita)之间的畸形恋情。小说情节离奇,巧合太多,虽说无巧不成书,但太多的巧合与偶遇难免会让人心生疑惑,势必造成故事失真。为什么亨伯特偏偏会遇到有女儿的房东,为什么夏绿蒂得知亨伯特的意图之后便巧遇车祸,为什么洛丽塔在半路失踪,为什么亨伯特会在审判之前死于疾病,为什么洛丽塔偏偏死于难产,一系列的巧合 不禁令读者生疑。假如洛丽塔不不被奎尔蒂拐走,假如亨伯特不死于狱中,再假如洛丽塔不死于难产,故事的情节会怎样发展?或许你会说巧合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必要因素,太多的偶遇和巧合均为文章的主题服务的。那么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呢?
很多人费尽心力想要挖掘出《洛丽塔 》的真正主题,是恋童癖?是道德堕落?是精神荒芜?还是人格分裂?还是兼而有之。然而,作者的创作意图既不在探索心理变态,也不在颠覆道德观念,更不在讽刺美国社会,作者所崇尚的主题是自然的纯美学、纯诗学的本性。
虽然作者说写这本书完全不是为了进行道德说教,而是一种美学上的追求。但是单单就这部作品中的“恋童癖”这一遭到普遍贬斥的话题,从道德上来说是无法原谅的。这种畸形的爱,它无疑是有悖于道德规范和不符合社会秩序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禁忌。从这个角度来看 生活向文学屈服的一个最大的危险就是人们会开始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案例。小说《洛丽塔》还会让读者开始质疑合法审判的可能性和价值观的模糊性。这种质疑产生于约翰
从文学艺术角度而言,《洛丽塔》的确是一本难得的文学杰作。其文学地位之所以高,正在于其纯文学、纯美学的意义。它是内指的,是文本的。尽管他的写作是中性写作,却带来了道德上的盲点,忽视了道德说教。乱伦的题材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期待”、颠覆了“常规”的小说美学原则、冲破了时代可以接受的“道德底线”。小说的戏谑性叙事却又让读者陷入道德判断的不确定中。毕竟我们都是社会的人,受社会习俗和道德约束,而且人心向善是我们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作者所谓的内指的写作带来外指影响,这使小说的主题混沌不清。小说情节之间的巧合进一步增强了小说的虚构性。书中刻意营造的种种似是而非的表达迷惑了读者,也让批评家无所适从。因为,接受美学完全属于读者。虽说文学创作的意义在于它能带来审美愉悦的东西。然而,多次的巧合造成一种认知障碍,让读者产生逆反心理,没有这么巧合又会怎样呢?零度的写作和元小说创作也忽视了文章的道德意义,引起读者的非议。含混与多指的主题,让读者费尽思量,百思不得其解,引起理解的障碍,造成读者审美疲惫。
三、片面的人物刻画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小说构成的重要因素。《洛丽塔》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四个。亨伯特是圆形人物,也是个反英雄人物。他是一个凶残和自私的人,除了未成年少女之外,对任何人都没有好感。书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些用来挖苦讽刺第三者的轻蔑、鄙视和愤怒的语言。他的出发点永远是自己,永远在算计怎样攫取、霸占和剥夺,而其他一切皆不重要。这也非常合理的印证了他的病态人格。
小说完全站在主人公亨伯特的角度描写洛丽塔,读者和他一样,无法洞察洛丽塔的内心世界。正如末尾亨伯特所承认的那样,其实他对洛丽塔一无所知。洛丽塔的喜怒哀乐、想法和需求、梦想和希望对读者来说是一片空白,我们只能间接地根据亨伯特一面之词来推测洛丽塔的形象。而亨伯特看待问题总是戴着有色眼镜,以自己恋童癖的病态思想为核心,所以读者得到仅仅是一个主观上的、片面的扁平人物的形象,而不是洛丽塔的真实面目。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认真梳理一下女主角洛丽塔在现实、情感、道德等方面的表现,更能从深处挖掘其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
小说中夏洛蒂只是亨伯特的一块垫脚石,亨伯特为了得到洛丽塔才和她结婚,并称她为:“老猫、 令人憎恶的妈妈”等等,她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 VIP
- 幼儿通识性知识大赛考试总题库-上(单选题部分).docx VIP
- 3 桂花雨 教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操作规范课件.ppt VIP
- 《无损检测》射线检测课件.pptx VIP
- 4 珍珠鸟 教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21页).ppt VIP
- 2025至2030中国衣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重庆一中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1年重庆一中中考数学诊断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